“但是又过了两三年,你发现一匹布变成50文一匹了,甚至30文一匹,你如何判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布大幅度降价?”
“这,怎么可能?”刘璋想都没想的说了一句,不过想到鲁锦只是打个比方,于是又分析道。
“如果布一下降价三四成,按照物以稀为贵的理论,要么布的产出数量极大的增加了,要么是社会上的货币少了,货币比以前更值钱了,这样物价才会降低。
“但按照大帅说的,还要对比其他商品的物价,比如粮食,如果粮食价格和往年一样,还是那么多,只有布大幅降价,那就不是货币多寡的问题,只可能是布变多了。”
啪啪啪,鲁锦当即鼓掌赞道,“没错,这就是综合分析,不仅要对比同一种类商品各地和往年的物价,还要综合对比其他常用品的物价,才可以判断货币是否超发。”
众人闻言都点了点头,刘璋则又说道,“那这调查各地物价和统计的活可不轻松,朝廷岂不是还要专设一个衙门来做这件事?”
鲁锦当即说道,“如果为了更好的管理国家的经济发展,让朝廷对民间的经济活动有个清晰的认识,那的确该设这么一个衙门,就叫国家统计局,放到政务院直属那种,位比九卿,然后在各省派驻统计分局衙门,当然这只是个设想,具体怎么搞,我们还可以再讨论。
“另外这个统计局不应该只统计物价,如果只是为了调查物价,让地方官或派驻各地的巡按御史抽空逛逛街,写一份报告递上来就行,没必要增设一个衙门,反而增加冗官冗员。
“因此如果一定要设统计局,就应该统计的更详细些,除了各地物价,还应该统计全国各地的工农业生产活动,最后汇总数据,称为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
“我打个比方,如果把治国比作治病,那这个统计局的作用,就相当于郎中的望闻问切,朝廷如果有了各行各业的生产数据,只需和往年的一对比,就能发现是哪个行业在发展,哪个行业在退步,就好比用望闻问切查看人的五脏六腑,究竟是哪里出了病灶,这样朝廷才能辨证治疗,对症下药。
“比如朝廷要在辽东移民,而辽东冬季十分寒冷,需要大量的衣,可看到统计数据,今年的产量却比去年减少了,那么我们就要分析减少的原因,解决问题,并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生产更多的。”
这番治国如治病,统计相当于望闻问切的理论着实新颖,众人也听的不住点头,秦从龙这时也说道,“那看来这个统计局的作用还是不小的,如果确定将来以纸钞为主要货币,那为了避免重蹈宋元两朝的覆辙,确实有必要设立。”
汪广洋这时也提问道,“主公,那假如设立了这个统计局,朝廷及时发现了通货紧缩,或者通货膨胀,又该如何应对呢?”
鲁锦则继续讲解道。
“如果是通货紧缩,那自然就是社会上的货币变少了,或者货币没有增加,但是生产的货物变多了,这种情况下,自然是要多发钱啊,但可不是按人头直接发,而是由朝廷来这个钱。
“比如大兴土木,修建基础设施,哪个府县的城池需要修缮,可以找朝廷申请修缮经费,朝廷印钞批复下去,官府再组织百姓修缮城池,算是以工代赈的另一种形式,这叫以工赈穷。
“若是各地的城池才修好没几年,不需要修缮,还可以把这些钱拿去投资其他的基础建设,比如修水利设施,修驿道官道,然后将这个钱以工钱的形式发到百姓手里。
“如此一来,百姓赚到了钱,社会上的货币增加了,国家也增加和翻新了基础设施,应对灾害的能力变强了,朝廷还放水解决了通货紧缩的问题,此一举三得也。”
众人闻言又连忙奋笔疾书,将这种通货紧缩的解决办法记录下来。
汪广洋又问道,“那若是通货膨胀呢?”
鲁锦再次解释道,“通货膨胀,顾名思义,要么是社会上的商品少了,要么就是钱发多了,这个时候想要解决,只有一种办法,加息吸储!”
“加息吸储?这是什么意思?”陈遇不解的问道。
鲁锦又解释道,“应该由朝廷成立一家钱庄,或者叫银行,负责给百姓兑换货币,或者本地存储,异地汇款,甚至还有借贷等业务。
“这是交子诞生之初就有的功能,商人觉得出远门行商带铜钱不方便,于是十几家商户联保,出具交子,可以在这十几家商铺凭交子任意提取对应的钱币,银行也应该有这种业务。
“还有就是存储和借贷的业务,比如百姓可以将自己的积蓄存到银行里来,银行给百姓支付一定的利息,比如存一百两,年息百分之二,第二年还给百姓102两。”
陈遇有些傻眼,“那朝廷不就亏钱了吗?要是百姓都这样存进来吃利息,朝廷得亏多少?”
鲁锦连忙抬手打断,“你先听我说完,银行又不止是吸储,还可以对外放贷啊,比如商贾经营生意,需要用钱,银行就可以借给他一笔钱,但需要有实物抵押。
“比如商贾用一处房屋的地契做抵押,找银行借一百两银子,定下期限和利息,假设银行从民间吸储是年息2%,那往外借的时候给年息5%,商贾借一百两,来年就要还105两,这样银行不仅吸储不会亏钱,还能用百姓的钱借鸡生蛋,再借给商贾,赚来一年3%的差价,这便是银行的利润。”
众人顿时听的目瞪口呆,还能这么玩?
鲁锦则是继续说道,“我说办银行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赚钱,而是把银行当作控制通货膨胀的手段。
“咱们说回通货膨胀,那就是社会上的钱多了,商品少了,所以才会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那么如果朝廷手里有银行的话,就能加息吸储。
“比如银行平常收储的年利是2%,百姓觉得利息少,不愿意存进来,但是我现在把利息增加到3%,甚至5%,不过是定期的,比如存死期三年,存一百两,三年后连本带利还115两,百姓见有利可图,就会把钱存进银行,那社会上流动的钱不就能变少了吗?通货膨胀自然也就解决了。”
汪广洋皱了皱眉,“增加利息,吸纳储蓄,的确可以把多余的钱收回来,可是这个钱都是要利息的啊,三年之后朝廷可是要还一大笔利息,朝廷哪来的这笔钱。”
鲁锦则继续道,“我刚刚说了,通货膨胀是钱多货少,加息吸储只是解决了钱多的问题,但是货少你还没解决啊。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看看统计局的数据,看看哪个行业还有欠缺,你就可以鼓励这个行业的商贾去发展壮大,他们要是没钱扩大生意,你就把银行刚收的这笔死期储蓄借给他们,让商贾赚到更多的钱,三年之后连本带利还给银行。
“这样三年之后,银行付清了储户的利息,国家还发展了落后的产业,朝廷还解决了通货膨胀的问题,又是一举三得,银行甚至还能从中再赚一笔。”
众人闻言全是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没想到这样居然也能赚到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