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376章 年终军政大会(五(求月票)

第376章 年终军政大会(五(求月票)(1 / 2)

第376章年终军政大会(五(求月票)

鲁锦定睛一看,发现举手的分别是汪广洋、陶安和陈遇,这三人的背景他还记得,陶安是元廷的建康官办书院山长出身,巧了,被鲁锦聘来编中国通史的陈遇也是,只不过他是温州的教授,莫非当过校长的人,读书就多?

汪广洋虽没做过校长,但是名师高徒,只不过他的那位名师现在是鲁锦的敌人

鲁锦见状顿时说道,“三位既然读过管子,那就来点评一下此书吧,管仲毕竟是齐国宰相,他的治国理论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主敬先生先说。”

陶安被点了名,当即道,“臣粗读过《管子》,不敢说精通,但世人多传说,此书乃齐国稷下学宫的学士,集体假托管仲之名所著,从其内容所举例子来看,也的确不是管仲那个时代的事。

“至于此书中的治国理论,其虽不是儒家经典,却早已被儒家所学而不自知,比如主公和百室先生刚刚才说过的,‘以工代赈’‘常平仓,丰年买入,荒年卖出’‘官山海’‘盐铁专营’等治国之法,便是《管子》这本书所出,早已沿用了两千余年。”

有些没读过管子的人闻言顿时一愣,好家伙,原来这些历朝历代在用的政策,是管仲提出来的?!

陶安则继续说道,“此书中的治国理念,以富国强兵为中心,以王霸道杂之,主张法治与德治并行,这似乎也和当代的治国理念暗合,自汉唐宋以来,皆是外王内法,汉有‘汉六律’,唐有‘唐六典’,宋有‘宋刑统’,即便是现在的暴元,也有‘至正条格’等律法书籍,都主张依法治国,同时又劝告百姓应该遵守道德。

“思想方面,《管子》这本书则是融合了法家的法治,又融合了道家和黄老的‘清静无为’,还有儒家的‘礼义廉耻’四维之说,又融入了兵家韬略,主张用商贾手段对敌国进行战争。

“甚至就连‘礼不下庶人’,‘仓廪实而知礼仪’这句话,也是这本书里得来的。

“若要臣来评价此书,那臣私以为,这本书还是值得一学的,里面许多治国方略都有可行之处,但也有些观点,臣以为不应该提倡,比如此书中说要鼓励百姓多购买商品,以此来促进生产,这岂非有铺张浪费之嫌?与‘勤俭持家’的美德不就背道而驰了吗?”

鲁锦闻言却摇头道,“我觉得是先生理解有误,这几天我也翻了这本书,里面鼓励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生产,并非鼓励铺张浪费之意,而是说什么人就该买什么东西。

“普通百姓可以买农具,买铁锅,买布匹,买吃食,这都是实用之物,而丝绸等物,就该有钱的富户和公卿来买,若是百姓也不买,公卿和富户也不买,那这生产出来的丝绸又该卖给谁呢?养蚕缫丝之人岂非就赚不到钱了?

“再有,就是‘节俭’一词,应该如何理解?我认为,买一个东西,它贵也好,贱也好,只要我有钱,我喜欢,我就买,买了只要将它用完,就不算浪费,比如买了一块墨锭,闻起来味道不好,但写字仍然能用,那我就将它坚持用完,而不是用了两次就丢弃,这便不算浪费。

“还有就是不要多占,这个东西我有一个就够用了,那我就不去买第二个,放在那里闲置,不浪费,不多占,便是节俭,而非明明家财万贯,却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这不叫节俭,这叫吝啬,然否?”

陶安点了点头,“然也,主公这么说也有道理。”

于是鲁锦又看向另外两人,对汪、陈二人问道,“朝宗先生和中行先生可还有要补充的?”

汪广洋当即道,“臣请试言一二,管子此书虽主张依法治国,却又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法律太过严苛,则会成暴政,残民害民,是以此书特别强调,立法之前应该先‘观国政,察民俗’,后而立法,臣以为,此处确有可取之道,立法的确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鲁锦点点头,“说的不错,中行先生呢?”

被点名的陈遇当即道,“大帅和两位先生说的都很全面,臣没什么要补充的,非要说的话,管子这本书对‘治人’的主张倒是也可以说一下,管子认为趋利避害乃人之本性,因此治理百姓应该顺从人性而治,主张以利诱导百姓做事,而非用酷刑逼迫百姓做事。

“赏罚乃御下之辔策,管子却由重赏赐,而省刑罚,此乃仁政,孟子亦有‘省刑罚,薄税敛’之主张,故而此处也有可取之道。”

鲁锦点点头,“说得好,此书确有许多可取之处,但你们有没有觉得,此书有何不足之处?”

三人闻言一愣,互相对视一眼,全都摇了摇头。

鲁锦见状则说道,“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这本书的许多政策,放到当今时代仍有可取之处,但毕竟是两千年前所著之书,有些理论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了。

“别的不说,管仲那个时代肯定没有纸币这种东西,而宋元两朝却皆以此物而致灭国,国家急需一种新的理论,来指导治国者管理货币,可翻遍前人经书,却找不到一本适用的国策,今人就不能吸取宋元两朝的教训,研究一下纸币的管理吗?

“还有,管子主张鼓励消费,扩大内需,来促进生产,这是为什么?因为管子那个时代既不通西域,又不通海贸,今时则不同,汉唐通西域,中国织丝绸,国内卖不掉还可以走西域贩往泰西之地,同样不影响国内生产,国家还能在丝路收税,又能赚来外国的钱,此乃利国利民之事。

“宋元通海贸,丝绸瓷器远销天竺、波斯、泰西之地,国内瓷窑织坊一样不影响生产,还能赚来海外的金银,国家也能从市泊司收税,同样利国利民。

“故而,不仅是内需,外贸也可以促进国内生产,开办更多的工厂,给无业游民提供更多的高收入工作机会,国家也能赚取更多的财富。

“虽然赚来的财富多在商贾手中,但商贾也需要在国内购买商品消费,一个人买十样东西,那就相当于有十个人也赚到了这海外来的钱,民间才能更加繁荣,国家也能从商贾身上收到更多的税,一些在国内生产过多,卖不掉的东西,也可‘毒输于外’,换成相应的财富。”

工业,从来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也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如果把工业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他的左手就抓着原材料,右手就抓着倾销地‘市场’,没有市场,只有技术,你生产的越多,国内爆炸的越快,资本主义需要不断扩张市场利润才能活下去,不然立刻就爆炸给你看,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这么来的。

不搞清这个生产关系,只爬爬科技树就说要搞工业,那纯粹痴人说梦,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便是为了争夺商品倾销地而引起的。

后世之人羡慕列强,觉得他们搞工业化能富国强兵,却没看到他们为了争夺倾销地而打的头破血流,他们仇恨列强,不想让自己的祖国受欺负,于是人人想在古代搞工业,但是你不把消费市场培养起来,不把生产关系理顺,只幻想着爬爬科技树,却不想着开拓市场,那工业根本就搞不起来。

伦敦的蒸汽纺织厂一开机,一座工厂一个月的产量,就能顶的上带清一个松江府的全年布匹产出,生产力爆炸式增长,你要是在中国开百八十个这样的工厂全年无休,不停的生产,生产那么多布匹卖给谁都是个问题。

因此,鲁锦才会说这些话,他必须提出一个新的经济理论,让众人理顺这个生产关系,并且有一套理论支撑,才能在中国创造出一个适合工业化的环境,不然即便他活着的时候搞出一些东西,将来也必定人亡政息.

众人听到鲁锦对于纸币和外贸的说法,或是若有所思,或是频频点头,鲁锦则总结道。

“归根结底,还是韩非子那句话,‘时移世异也’,时代在变化,我们不能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更不能抱残守缺,两千年前的管子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时代。

“是以,我准备著书立说,给《公输秘典》增著一部新书,书名就叫《经济》,取自经世济民之意,这里则特指‘世上一切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消费所有物质和精神资料’的统称,就以《管子》为基础,查漏补缺,编撰新书。

“尤其是货币的发行、流通与控制;生产、贸易与分配、税收之间的关系,怎么来指导百姓生产、经营和致富,怎么指导国家管理商贾,引导生产,收取赋税,才能富国强兵。

最新小说: 被绿后:我一天一百万生活费 开局退婚抄家?我靠蜀锦逆袭首富 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 风舞南诏 我在港娱吃瓜看戏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公主在上,太傅别乱来 这个识别万物错的太离谱了! 斗罗龙王之九龙破渊 起源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