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传令兵走了之后,诸将也各自带着所属部队出发,杨璟这才站在双浦镇的江边,对丘楠问道,“邱兄知道回去之后对方国珍怎么说了吗?”
“总督放心,在下自然知道该说什么。”丘楠连忙应承道,这次看了圣武军渡江,那还不清楚鲁锦的实力,这次回去就是要让方国珍认清现实的。
同时杨璟又当着他的面,让徐用打到天台山即止,又让俞通海和张德胜打到宁海和象山,便不再向台州前进,这也是给方国珍最后一个机会,若是再不老实投降,那大军打完宁海之后,可就要向台州继续进兵了!
这话就是专门说给他听的。
杨璟闻言又说道,“如果江浙行省平章定定,和那什么廉访使董守悫跑去了方国珍那里.”
不等杨璟把话说完,丘楠当即道,“请总督放心,我一定给万户说明厉害,让他把这些元廷官员都押送至杭州,交给总督大人处置。”
杨璟欣慰的点了点头,“嗯,去吧,等了这么多天,估计方国珍也该等急了。”
丘楠这才连忙告辞,乘坐杨璟给他准备的船只,不再返回海盐县,直接从双浦这里走钱塘江回舟山。
丘楠离开的当日,向萧山县逃跑的普贤奴就在逃亡的路上,被张龙的骑兵一团追杀致死,两员主将全部战死,剩余的溃兵也在萧山城下被全部歼灭投降,浙东元军最后的一股机动兵力在萧山被全部歼灭。
萧山县城的守军,在城头亲眼见到了这一幕,眼见官军主力在城下覆灭,圣武军的大军又在源源不断的向萧山逼近过来,萧山守将顿时开门献城,成了圣武军在绍兴路攻下的第一座城池。
随后的腊月十五,俞通海的40军主力攻克绍兴后,还不等主力继续进兵,上虞、余姚、慈溪、定海数县便跟着望风而降,只剩下一座庆元路主城(宁波)还在死撑,俞通海一边沿途分兵去接收城池,一边前往攻打庆元。
同时又让张德胜带偏师向奉化、宁海、象山攻击前进,整个浙东战役也即将走向尾声,圣武军马上就能占领浙中山区以北的所有平原区域,同时金华盆地的大门也已经向圣武军打开。
只等大军休整完毕,就可以随时向西南继续进攻,从金华、衢州、信州,一路打过去,将触手伸入江西行省,向西直插南昌!
另一边,丘楠也乘小船回到了舟山。
方国珍见了他连忙问道,“怎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你这究竟是去哪了?若是去杭州,时间有些久,若是去了建康,也不会那么快回来吧?”
丘楠当即解释道,“回禀大人,我从海盐上岸,被他们送去了杭州去见那征东大将军杨璟,这是他们对外的说法,庐州兵内部称其为华东方面军总督,我在杭州见到这位杨总督后,和他说了献表称臣的事,但他们并不满意,觉得我们在首鼠两端,要让大人交出水师船队和台温两路,还要将三位公子全都送去建康为质”
方国珍一听就火了,这也太他妈欺负人了,送一个人质还不行,还要三个儿子都去?还要交出船队和地盘,那他岂不是什么都不剩,鲁锦胃口这么大,又能给他什么?不过他还是强忍着怒意继续听完。
丘楠连忙将这几天的见闻全都说了一遍,杭州那里绵延二十里的军营,至少有十几万兵马,就这还不是华东方面军的全部兵力,杨璟还派了几路偏师,分头去攻打浙东各地。
他还被强留了几天,杨璟故意让他看到了俞通海的40军来援,意思非常明显,圣武军的兵力之多,你打是打不过的,好好考虑一下要不要真心归附吧。
之后杨璟还带着丘楠观摩了圣武军渡江,着重描述了圣武军的火枪火炮,那种射程三里多地的大火铳,隔着钱塘江把元军打的溃不成军,八千火枪兵就把元军打崩,最后骑兵一冲,浙东这最后的三万机动主力就全没了。
最后还说了杨璟的进兵计划,让各路大军打到天台山和台州路为止,不再向台州进兵,但大军也已经开到了台州边上,就等方国珍的消息了,若是敢说一个不字,立马就能挥师南下,看看方国珍挡不挡得住!
方国珍听完杨璟的兵力规模后,也立刻冷静了下来,打是肯定打不过的,那就只好谈谈投降的待遇问题了,于是就问道,“他们要这么多,还让我把水师和台温两路交出去,就没说对我有什么安排?”
丘楠连忙解释道,“说了,虽然暂时没说具体安排,但那位杨总督倒是跟我暗示了不少,他们圣武军中,目前除了建康那位公输大元帅,军职最高的便是那位杨总督,称为方面军总督,下面又设集团军总兵,军总管,督师,团指挥使,千户营官等职位。
“这位杨总督说他是在公输大帅刚打下庐州时投军的,那时圣武军还没正式建军,而另一位马上要被提拔到方面军总督的,是这次率军攻打江北,目前正在淮安抵挡脱脱的朱亮祖,杨总督也跟我说了此人,说他是元廷的六安义兵元帅,被公输大帅击败后才归降的。
“他让我转告大人,建康那位公输大帅不计出身,即便是跟他打过仗的降将,只要肯真心归附,又有本事,有功劳,他也不惜提拔重用,便如江北的那个朱亮祖那般,让大人不要有什么顾虑,要归降就不要犹疑不定,不然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另外他还说,出征之前,那位公输大帅对他说过怎么安排大人的交代,说是比较特殊,可能跟以往归降圣武军的那些降将不同,说是让大人不要声张,不要传的人尽皆知,若是大人有了准信,可以随时再派人去杭州找他。
“但继续谈下去的条件,就是交出地盘和水师船队,还要交出三位公子送去建康,若是不答应这几条,后面也就不用谈了,至于具体对大人怎么安排,他也没说,大人若不答应,恐怕他也不会说的.”
方国珍闻言蹙眉沉默良久,他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力,以前面对元军的时候,他还能反抗一下,现在面对圣武军,这可比元军能打多了。
方国珍沉默半晌,这才对站在一旁的詹鼎问道,“先生怎么看那公输锦的条件和安排?”
詹鼎当即道,“既是归降,那交出水师和台温两路也无可厚非,至于送三位公子去建康为质,既然是那位大帅特意提出的要求,说明他对大人还是很重视的,我认为这是好事。
“既然主动要了人质,之后便不会轻易翻脸,再跟大人来个秋后算账。
“我怀疑他想对大人委以重任,但又对大人不太放心,这才会主动索要人质。”
“对我委以重任?”方国珍顿时抬起头盯着詹鼎。
詹鼎颌首道,“那位杨总督不是特意嘱咐了,不让大人四处声张,同时又如此咄咄逼人的让大人归降,这很矛盾,他们既想让大人归降,又不想闹得人尽皆知,恐怕要对大人委以的重任,还和元廷那边有关,尤其是大人还掌控了海道的漕运,那些船队既然能往大都运粮,自然也是能往大都运兵的.”
方国珍顿时眼睛一亮,目光幽深了起来。
詹鼎又说道,“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具体会是什么样的安排,我就猜不出了,大人不妨先答应下来,或是与那杨总督约个地方面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