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王业不偏安(1 / 2)

第354章王业不偏安

刘基现在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不然他绝对不会想到求助方国珍,二者之前虽然称不上是死敌,但他们的关系也绝对称不上有多好。

方国珍是至正八年起事的,也就是西历1348年,陈友谅是1350年起事,而刘福通、芝麻李、鲁锦、徐寿辉这一批都是1351年起事的,方国珍足足比他们早了三年。

只是这货没什么大志向,虽然多次将镇压的元军击败,但却主动向元廷求招安,充其量也就是个军阀,没有问鼎天下之志。

刘基会和方国珍结下梁子,还是跟之前镇压方国珍有关。

当时方国珍起事后,乘船逃到海上,浙东的元廷官府悬赏官职招募勇士,组建水师去讨伐方国珍,沿海擅于操舟的百姓都踊跃报名,想帮朝廷讨贼。

可是元廷负责此事的官员却屡次抢夺部下军功,有一家兄弟好几个,全部死在征讨方国珍的战事中,元廷却不给他们应有的赏赐、抚恤和官职,百姓因而生怨,而且那负责人还收受方国珍的重贿,帮他上疏朝廷,给方国珍招安。

那些投效官府,想要帮官府讨贼立功受赏的百姓,见给官府打仗不仅没有赏赐,官府吝啬的连官职也不给,反而是方国珍这个强盗的官却越升越高,于是就纷纷脱离官府,投靠方国珍做贼去了。

而刘基身为浙东元帅府都事,一直反对招安方国珍,他认为方国珍屡降屡叛,根本没有诚信,其他那些海贼谁都可以招安,唯独方国珍不行,必须处死。

然而其他那些官吏只管收钱办事,又怎么会听刘基的呢,刘基当初就是因为这个事呕血一升,和同僚不睦的

方国珍也在官府里有眼线和关系,因此也知道刘基对他的态度。

正常来讲,如果是刘基请他出兵,他肯定是不会干的,但刘基也不是傻子,所以他把这个建议告诉了右丞答兰帖木儿,又派人告诉了定定,请定定以平章的身份命令方国珍出兵,甚至可以许诺一些好处,看看他干不干。

于是在冬月二十八的时候,定定派出的使者便来到舟山群岛找到了方国珍。

方国珍本人如今长期待在舟山群岛上的昌国州,也就是后世的定海县,整个舟山群岛都是他的海上基地,除此之外,台州路和温州路一共七个县也全是他的地盘。

他虽然名义上接受了元廷的招安,但温州和台州,以及舟山群岛的地盘却始终没交出来,不仅没交出来,他还在这七个县收税,让百姓砍伐木材帮他在台州造船,他招安后的一年时间内一直在大造海船,如今更是有上千条海船之多。

船长超过30米,宽十米,排水量三四百吨,三四根桅杆的大船就有四百多条,其他小一点的更是有七八百条,在这个时代属于绝对的海上霸主!

方国珍自己也知道他的优势是什么,只要有船,只要在海上,就算是朝廷也不能拿他怎么样,所以他哪怕是受了招安之后,也一直待在舟山群岛上,根本就不上岸,他也怕朝廷反悔对付他,一直都是遥控指挥台州和温州。

这样就算朝廷把台州温州打回去,只要他的主力舰队没有损失,随时都可以再夺回来,这货小心谨慎的很。

但是吧,只要朝廷不抢他的地盘,方国珍又十分愿意配合,朝廷让他运粮他就运粮,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原历史上,张士诚造反之后,渡江攻占了苏州,元廷让方国珍出兵讨伐张士诚,这货真去了,还亲自上阵,甚至打出个七战七捷,打的张士诚彻底没了脾气,才再次投降元廷,接受招安的。

从此两人合作,张士诚霸占浙东的土地,为元廷搜刮粮食,方国珍掌控海运船只,把张士诚搜刮的粮食运去大都.

从这点来看,方国珍其实并不反对帮元廷打仗,刘基的计划还是有可能实施的,前提是,方国珍能打的过圣武军的水师

长度在30米以上的大船,鲁锦也只有七条,就是那几艘平底的楼船,而且还不能用来航海。

圣武军的水师主力大船也不过是长20米左右的长江船型,两个主力水师团的船只数量,也各自只有两百艘左右,其他那上千条都是以运输为主。

每个团的主力战船中,又只有几十艘是改装过的炮舰,剩下一百多艘也不过是武装商船而已,有甲士,有钩镰枪和刀盾,有弓箭和火铳,还有手榴弹,这就是那些武装商船的配置。

双方的水师只能算是各有特色,方国珍的优势是全海船,大船多,船只数量也多的离谱,水手也比较精锐,都是海上的水手,操船经验比较充足。

而圣武军的水师装备好,士卒披甲率高,有火枪火炮手榴弹这种非常规武器,还有占据上游的地理优势,缺点就是船只数量太少,单独拿一个团出来,连方国珍的一半都不到。

所以两边要是真打起来,还真不好说谁输谁赢.

“庐州的红巾贼打来了?还攻占了平江路?平章大人让我出兵去打建康,还许我行省参政之位?”

听完定定派来的使者说完来意,方国珍顿时装作惊奇的反问,其实他早就知道,他的船队虽然在舟山群岛,但那么多人要吃喝拉撒,也经常到庆元路(宁波)上岸采买生活用品,所以他也见过鲁锦那封檄文,知道圣武军发大兵东征的事。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才几天时间,檄文是十五发的,现在才二十八,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圣武军居然已经打到了平江路,这倒是真让他有些惊讶,这帮庐州红巾居然这么猛的吗?

“正是如此,这里还有平章大人的亲笔手书一封,还请方万户不要犹豫,立刻出兵,以解浙东危机。”使者说着还掏出一封定定的亲笔信来。

方国珍如今在元廷的官方身份是海道漕运万户,元廷就是用这个官职把他招安的。

他把信接过来拆开看了看,然后什么都没看懂.实际上这货并不认识几个字,但他手下谋士不少,方国珍只是随便瞅了几眼,就随手递给身边的一个儒生,那儒生接过看了看,当即冲他点了点头,表示就是那个意思。

方国珍这时又对那使者问道,“行省参知政事可不是小官,从二品呢,我若出兵,你家平章真能兑现他的承诺吗?他若是说话不算数怎么办?”

那使者当即道,“平章大人虽然无权给万户升官,但如今脱脱丞相正率四十万大军围剿徐州李贼,离着江浙并不算远,只要方万户立下大功,丞相必然看在眼中,再加上有平章大人保举,让方万户坐上参政也并非难事。

“如今行省两个参政,佛家闾已经在常州战败阵亡,樊参政也正在守湖州,参政之位正好有了空缺,万户只要立下战功,擢升参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啊。”

方国珍点了点头,不过也没有特别心动,他如今的海道漕运万户就是正三品的官职,参政是从二品,即便当上也不过是升了半级而已,为了半级官位去和鲁锦死磕?他图什么?要是元廷再给他个爵位还差不多。

于是他犹豫片刻还是摇头说道,“庐州红巾那么厉害,你们有那么多大军都挡不住,我也只是有些水师而已,又没办法上岸,能顶的上什么用,恐怕要让你家平章失望了啊。”

那使者闻言顿时急了,连忙说道,“平章大人请万户出兵,便是看重万户手中的水师骁勇,正好贼军在昆山附近也有一支水师,这是贼军自太平路以下唯一的一支水师,只要万户将这支水师击败,带领船队溯流而上,做出进攻建康之势,并不需要真的上岸与贼军相斗,即可给浙东解围。

“贼军这次东侵是倾巢而出,后方根本就没留多少兵力,因此只要万户将昆山那支贼军水师击败,贼军后路不保,定然会立刻停止进攻,若是万户的船队能再出现在建康城外的江面,则贼军必然会立刻退军。

“这可是万户最擅长的水战啊,万户麾下的船只又多,只要击败贼军水师,便是大功一件,何乐而不为?

“到时贼军若能停止进兵,平章大人便可从绍兴调集兵力趁势支援前方,若是贼军退兵,平章大人还能趁势反攻回去,这可是天大的功劳,必为徐州的脱脱丞相器重,还请万户不要疑虑,速速出兵。”

方国珍闻言很是心动,这一战似乎不难打,功劳又大,但他还是不会立刻答应,自己养那么多谋士,不就是让他们出主意的吗,于是又装作犹豫的说道。

“那庐州红巾可不好对付,再说你家平章大人还让我调集船只,帮他往海宁运粮,我现在能拿出的战船也不多,请使者先歇息几个时辰,我去问问现在能调集多少船只,然后再给使者答复,如何?”

使者闻言顿时愣道,“可是.”

“请使者先去歇息。”

方国珍当即不由分说,便让人将使者请了下去,那使者临被带走前,还不甘的回头提醒道,“方万户不要忘了,你现在也是朝廷命官!既受了朝廷的官职,就要为朝廷出力!万户千万不要自误啊!”

然而方国珍根本没有回应的意思,等使者被带走后,方国珍才召集诸将,还有麾下谋士前来议事。

没一会,他两个弟弟,还有三个儿子和两个从子,以及几个谋士便悉数到场。

方氏兄弟一共五人,方国珍排行老三,大哥方国馨,在他起事之前,和台州当地的黑社会盐枭蔡乱头械斗的时候就死了,二哥方国璋,如今正在台州坐镇,帮他看着造船。

因此如今这里只有方国珍和他四弟方国瑛、五弟方国珉,以及儿子和从子这些人算是心腹了。

方国珍把定定的要求和条件说了一遍,然后才对众人问道,“你们觉得如何,这一仗能打吗?”

老四方国瑛第一个说道,“我觉得这一仗得打,咱们要是不给官军帮忙,那庐州红巾必然会打过来,到时他们大军压境,今后就得跟咱们做邻居。

“在水里咱们不怕,可咱们岸上兵少,怎么打的过?说不定建康那位红巾大帅今后还会吞并咱们。

“就算咱们和官军不是一条心,今后投庐州红巾,也得先打一仗,让那姓公输的知道咱们的本事,就算卖给他们,也要卖个好价钱,若是不露一手,恐让那厮看轻了咱们。”

方国珍点了点头,觉得老四说的有理,又问道,“你们呢?”

老五方国珉也跟着附和道,“我觉得四哥说得对,是得打一场,让那姓公输的看看咱们兄弟的本事,别以为咱们是好欺负的。”

方国珍闻言又瞅向了刚才站在自己身边看书信的那位儒士。

此人名叫詹鼎,字国器,台州有名的穷书生,是被方国珍强行绑到岛上当狗头军师的.

原历史上,此人后来随方国珍一起投降了朱元璋,还做过大明洪武朝的刑部侍郎,后来因为那几次大案,一起被连坐死了

詹鼎出身穷苦之家,他爹是在台州城里摆摊打烧饼的小贩,他爹想让他子承父业,但詹鼎这孩子从小就喜欢读书,没钱上学就跑去学堂窗外听别人读书,听一两回就能把别人念的背下来,于是被当地一个胡姓富豪看中,亲自上门,劝詹鼎他爹,最好让孩子去读书。

但他爹不干,说我儿子将来继承家业做烧饼就行,读书有个屁用,但詹鼎却初心不改,仍然每天去学堂外听书,他爹见这孩子真是读书的料,于是也不再坚持,送他去学堂读书,那位胡姓富豪也多有资助。

后来詹鼎学会了私塾先生所有的本事,没东西可学了,那位胡姓富豪又在家中请名师来教,让詹鼎跟自家孩子一起学,把他当亲儿子养,再后来胡家里请的先生也走了之后,詹鼎就留在胡家自己当先生。

你以为这厮聪明好学,就是个好人?不,詹鼎长大学成之后,还干过替人作弊,冒名顶替帮人考科举的事,替那人考了个举人,让那人做官去了。

詹鼎说,我替你考科举才让你当的官,你不能没有表示,于是那人给了他五十两白金(银和锡的合金)。

传闻后来方国珍投降朱元璋时的献的那封降表,就是詹鼎写的,表文里把方国珍比作儿子,朱元璋是他爹,方国珍之所以逃走,是尊崇儒家孝子的‘小仗则受,大仗则走’,不然你现在正在气头上,我过去肯定就被你杀了,岂不是显得你朱元璋没有容人之量?传出去败坏你的名声?所以我这才跑的,等你气消了我再回来认错

这表文把朱元璋看的都绷不住了,还感慨一句,谁说方国珍手下没有能人的,这才饶了方国珍一命,让他赶紧滚回南京去,给他个高官让他吃俸禄,但不让他去上任,等于是圈在南京了。

不过方国珍也算是得了个善终,死后被赐葬钟山,和皇家陵墓埋在一座山上,老朱还让宋濂给他写了神道碑(墓志铭)。

最新小说: 被绿后:我一天一百万生活费 开局退婚抄家?我靠蜀锦逆袭首富 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 风舞南诏 我在港娱吃瓜看戏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公主在上,太傅别乱来 这个识别万物错的太离谱了! 斗罗龙王之九龙破渊 起源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