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临机处置(续)
张温和汪大渊很快被叫进来,鲁锦当即安排道。
“扬州那边送来了一千战俘苦役,还有孙德崖的尸体和俞时良,张温你派一个营去镇江把人接过来,交给汪先生,孙德崖和俞时良全都砍了,只留首级。
“然后你拿着这两人的首级,带着禁卫二师的火枪团渡江去和州,派人把首级交给安庆的鲁定,就说我答应帮他报的仇已经做到了,剩下的就不用你管了。
“你这次渡江,亲自去把大伙的家眷接到顺天府来,一定要注意安全,还有楼船上我那辆车,和之前装船的时候一样,到岸后先别让车上岸,安排好人手和马匹,晚上宵禁之后再把车运上来,到时候走建康南门进城,直接送到王府里,越少人看见越好。”
听到要去接媳妇和妹子,张温当即高兴道,“好,我都记下了。”
鲁锦又嘱咐道,“快去快回,注意安全,下个月十五东征,你必须在之前把事办好,别误了东征日期。”
“是。”
“去吧。”
张温是鲁锦的大舅哥,鲁锦的老婆也是他亲妹子,还是鲁锦的绝对心腹,所以接人这件事交给他来办最合适。
然后是汪大渊,鲁锦又对他问道,“焕章先生去勘探地形,查验的如何了?”
汪大渊当即露出一副古怪的表情说道,“主公说的那个龙湾倒是真不错,我亲自去测了水深,那里几乎没什么淤泥,水很深,江岸也比较陡峭,的确适合停泊大船。
“岸边也没什么石头,都是泥土,应该是比较好挖的,只是主公又没去过,是怎么知道此地适合建造船坞的。”
鲁锦怎么知道的,当然是因为知道历史啊,原历史上朱元璋搞的龙江船厂就在那里,后来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的海船也是在那造的,后世还在那里挖出过明初的船坞遗址和铁锚,鲁锦能不知道吗.
“我也是听别人说的。”鲁锦随口糊弄道。
“既然地形合适,就赶紧定下来吧,江北的那一千苦役,之前在定远与我的部下火并过,还干出杀人放火,灭人满门的勾当,按理说都杀也不冤,但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我也不想枉造杀孽,所以让他们做五年苦役赎罪,五年之后给他们每人二十亩田安家。
“你把这一千人都带走,安排他们挖船坞,建船厂,今后就留在船厂做工,如果需要征用周边土地,迁移百姓,就找顺天府尹纪轩帮你解决,需要钱粮就找文院财户司要,需要什么工匠让营造司帮你找人,有什么问题没有。”
汪大渊有些为难道,“人手钱粮充足固然好,但主公说的那干船坞从没有人做过啊,尤其是那个人字形闸门,这个怕是不好修吧。”
“没什么不好修的,先在江边的水里用竹木打两层桩,两排桩之间放竹笼石块,最后再从靠岸的一面堆沙袋,造个围堰出来,把围堰里的水舀干就可以开挖了。
“挖好之后做好水闸和引水道,用三合土夯实,外面再砌一层青砖,最后装闸门,船坞上面的岸上要铺铁轨,轨上安装龙门吊和鹰架吊。
“船坞两旁的空地看着安排,要设个烧砖场,挖出来的土就地烧砖,用来建造厂房车间,还要有木料场,木材烘干车间,木材加工车间,还有什么缆绳、织帆、铁器,办公楼,工人宿舍,需要什么你自己看着办。
“造围堰的活你如果不懂,可以去寻个造桥的工匠,他们肯定懂,还有别的问题吗?”
鲁锦都交代这么详细了,汪大渊自然不敢继续推辞,于是最后问道,“那一共要修几个这样的干船坞?”
鲁锦想了想说道,“你看那附近的地形能修几个,反正最少要两个,先修一个用着,一边造船一边修新船坞,还有,现在的船坞后面要留出空地,方便以后给船坞继续加长,造更大的船。”
“明白了,那我这就去做,今日先把土地丈量出来。”汪大渊当即告辞离去。
鲁锦又看向冯国用,“一千苦役也有人接了,军事方面还有别的事吗?”
“没了。”冯国用摇了摇头。
“那就赶紧去安排,顺便把百室先生和大公请过来。”
“是!”
等李善长和包毓进来,见二人都是面带喜色,鲁锦当即问道,“二位也是听闻捷报来报喜的?”
李善长立刻拱手道,“扬州捷报自是要贺喜一番,但臣还有几件老生常谈之事要与主公商议,一来帅府人手不足,二要收江南士人之心,主公何时有时间召见一下那些江南士人,择一二贤才收为己用?”
鲁锦想了想说道,“就这两天,明后日吧,先生安排好了告诉我一声就行。”
李善长点点头又道,“这第二件,今岁主公拓土千里,先收集庆、镇江、太平三路,又吞淮东数郡,下月还要东征江浙,若战事顺利,则可尽占三吴之地,如此声势之下,恐再难韬光养晦,必然天下瞩目。”
鲁锦看了他一眼,已然猜到李善长要说什么,果然就听他继续说道。
“帅府文武若立下功勋,自有主公赏罚,可主公光复汉家江山数千里,有再造社稷之功,天命自当眷顾,可功赏又该出自何处,主公何不趁此时机,晋爵王号?如此也能提振文武士气,尽收三吴人心。”
一瞬之间,鲁锦还真有那么点心动,的确,进王号可以提士气,老大都称王了,离当皇帝还远吗,一旦鲁锦登基,那下面的人自然也能跟着鸡犬升天,当然会更有干劲。
但是称帝之后,显然也会成为众矢之的,不仅会遭遇元廷更残酷的围剿,还会遭到其他义军的冷眼,大家都是造反的,凭什么让你先当了皇帝,那我们当什么?
现在的圣武军,有实力凭一己之力单挑元军主力,扫平各路义军,北伐赶走大元吗?
诚然,完全体的圣武军战斗力很强,鲁锦在庐州了大半年打造出三万多机动主力,人人有甲不说,还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火器助阵,渡江之后堪称一路横推,三万多甲士横推十八万元军,自身才战损一千多人,这逆天的战绩自然亮眼。
但自家人知自家事,只靠三万这样的主力,当先锋还行,是不可能平推整个天下的,而现在的圣武军又正处于扩军阶段,新募的士卒需要训练,急缺的兵甲和火器需要时间来打造。
圣武军自渡江以来,虽然兵力扩充了十几万,但披甲率却从百分之百降低到了不足一半,规模虽然扩大了,但只能说是虚胖,现在的圣武军不仅称不上强,反而每次扩军都是最危险的时候,军队质量,兵员素质都噌噌往下掉,原来的精锐都被新兵稀释了。
若是能练出来二十万这样的大军,别说称王,直接称帝又如何,到时候鲁锦谁也不怕,但现在这二十万不是还没练好呢吗,所以他也只是瞬间想一想罢了。
然后就摇了摇头说道,“外人不知咱们的情况,先生岂能不知,咱们虽然在渡江之后扩军一二十万,但这些新军远称不上精锐,若是再给我一年时间,给这些士卒训练大半年,再全披上甲胄,我又何至于韬光养晦?
“称王之事今年不要再提,最起码也要等到尽占三吴之地,开设当涂铁厂,把全军的披甲率提上去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