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小茅山会战(二)
翌日一早,这次圣武军不用再行军,而是留在横山继续加固营垒,不过元军反倒是开始拔营出发,一路向西,朝着无想山进兵了。
鲁锦一早就派出了骑兵,准备抓几个活口审问一下元军的情况。
而在横山大营里,张德胜和俞通海等人,也在张罗着让辅兵营打造器具,圣武军的辅兵营装备大量四轮马车,每辆车还配了两大一小一共三个备用车轮,把这些车轮拿下来,中间插根车轴,再砍一些树枝铺在上面,就能做成简易的輴车。
这种輴车制作简单,当成临时装备,用完即扔,把车轮回收就可以,很明显,俞通海和张德胜是想复制去年打康茂才的战术。
鲁锦见到后皱眉问道,“你们做这东西干啥?”
俞通海当即道,“做輴车啊,咱们像去年打康茂才那样,推輴车到敌军跟前,虽然弓手没以前那多了,但是咱们有手榴弹啊,冲到二十步躲在輴车后面扔手榴弹,效果估计更好。”
鲁锦闻言顿时抓住他的手,用力拉到自己的面前,看着他的眼睛问道,“通海,你是不是慌了?”
俞通海目光游移了一下,连忙坚定道,“大帅,我不怕!”
鲁锦拍了拍他的手臂,“我知道你不怕,你可能是兴奋,也可能是紧张,但总之你现在的状况不对,清醒一点,咱们现在是两三万打十万,还能用之前打康茂才的战术吗?”
俞通海顿时沉默下来,眼中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
这一仗对圣武军的将领来说,还是太突然了,他们以前打过兵力过万的康茂才,打过兵力过两万的安庆元军,打过兵力有三万的当涂纳哈出,可这次突然要面对敌方的十万大军,说心里一点不害怕,不紧张,那肯定是假的。
别说是他们,就连鲁锦自己都紧张,但没办法,他是全军主帅,只能强行保持镇定,这样才能给将士们必胜的信心。
十万人啊!那要是列队铺开,一眼都望不到边,所谓人数过万,无边无沿,这么多人别说打,就是往那一站,你都要颤上两下。
或许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这些年轻的将领不会害怕任何对手,可现在敌军的兵力明显是自己三倍的情况下,他们是不可能装作看不见的。
看着俞通海迷茫的样子,鲁锦连忙说道,“去把杨璟、张德胜,还有朱寿和张温都叫过来,去我大帐,咱们商量商量怎么打这一仗。”
“好,我这就去。”
看着俞通海离去的身影,鲁锦暗自摇了摇头,都说将领需要磨砺和成长,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大帅,你找我们。”
“嗯,说说这次对战的事。”
没过一会,几人来到中军大帐,这群平均年龄也就二十一二的年轻将领们,无不面露严肃之色。
鲁锦看着他们说道,“已经收到消息了,溧水的元军正在开拔,向着咱们这边赶过来,最多两天,敌我双方就会相遇,我们一直争取和敌军野外决战,现在敌人来了,说说看,你们有什么想法。
“敌军有十万大军,而我军只算能冲阵的战兵的话,可能也就两万出头,你们觉得元军会用什么战术,我军又该如何应对?”
五个人面面相觑,思考了一会,最终还是杨璟先发的言。
“敌军兵力多,全放在正面很难展开,如果排成一个很宽的横阵,那只会导致两翼太远,难以和我军交战,浪费兵力不说,还会导致阵型太过单薄。
“如果我是元军主将,手下有十万兵马,而敌军又只有三万,我肯定寻求在开阔地形主动进攻,最好是正面排出两列横阵,用于和敌军精锐抗衡,然后派大股兵力从敌军侧后方突袭,敌军兵力只有我的三成,在我的多面夹击下,必然顾头不顾尾,一旦敌军侧翼被打崩,则胜负可定矣。”
俞通海闻言当即道,“这不就是当初我们打康茂才的法子吗,你用在咱们身上了?”
杨璟立刻解释道,“上次大帅打康茂才为什么用这法子,就是因为好用,再说如果我是元军主将,兵力明显占优的情况下,这种法子是对我最有利的,我为何不能用。
“还有,蒙古鞑子最擅长的战术,就是侧翼迂回,当年的宋朝是如何灭亡的,还不是因为被鞑子从吐蕃绕道大理,抄了后路,被从身后迂回了。”
张德胜听完则是摇了摇头,“元军确实会这样打,但你说刚开始就这样,我觉得不太可能。”
“为什么?”杨璟问道。
张德胜当即在沙盘上摆起了石头,模拟军阵,然后解释道,“按照杨总管的说法,这就是兵书上常说的牡阵,或者说‘凹’阵,两翼前出,中军跟上,直接将敌阵半包围,然后三面夹击,孙子兵法的‘十则围之’,也是这个道理,兵多的一方,对付兵少的一方,这法子很好用。
“但元军不可能一上来就这么干,因为我们的骑兵占优势,如果叶升带五千骑兵在外围游弋,元军敢摆出这种阵型,那他们就是找死,五千骑兵可以直接绕后冲他的中军,或者两翼,和我们的本阵前后夹击,击溃他左右两翼的其中一面。”
杨璟皱了皱眉,也忍不住点头赞同道,“你说的有道理,那你认为元军会如何摆阵。”
张德胜当即道,“元军兵多,又距离城池没多远,就算在小茅山决战,他们距离后方的溧水县城也只有二十里,运粮方便,而我军孤军深入,距离当涂足有七八十里,陆路运粮绝比不上敌军,粮道越长,越容易出意外。
“所以在距离上,敌军占据优势,而且他们兵还那么多,士卒的心里应该也占优势,因此他们完全没必要那么着急,只要稳扎稳打,不露出破绽,该着急的是我们才对。”
几人闻言都点了点头,张德胜又说道,“所以我倾向于,元军打法比较保守,反正他们兵多,就排出常用的方阵即可,分前中后左右五军,以不变应万变,到时看我们如何应对。
“如果我们从两翼或者后方突袭,他随时都能从中军调集兵力支援四方,然后调动其他方向的兵力,对我们展开反击,而且这个阵型,可攻可守,就算那五千骑兵在侧,也很难冲破敌军的步兵大阵。
“我们的骑兵是骁骑,只有人披甲,没有马甲,冲不动这种有弓弩的步兵大阵。”
在场诸将又忍不住点了点头,觉得张德胜说的也很有道理,俞通海皱眉道,“这么说,岂不是咱们怎么打都打不赢?”
众人闻言,纷纷皱起了眉,张德胜能想出元军的应对办法,可却不知道该如何只用三万,甚至只有两万人,去击败敌军攻守兼备的十万大军。
在场众人中,张温和朱寿也是有资格发言的,巢县城外对战康茂才的那次大战,他们俩有幸参加,当时就是用輴车掩护接近敌军侧翼,近距离射箭将敌阵打乱,然后枪兵趁乱冲杀,将敌军右翼率先撕开,之后骑兵一股脑灌进去,冲击中军,然后就赢了,接下来就光剩满地抓俘虏了。
这次看情况,又和上次差不多,但敌军的兵力规模太大了,就会引起变数,同样的招数,对付不同规模的敌军,也不一定都能管用。
张温当即说道,“江南是元军的主场,我们是客场,他们的情报应该比咱们多一些,敌军肯定知道,咱们的三万人都有铁甲,而且这种消息不用细作,直接用斥候都能看见。”
众人点点头,张温又说道,“在明知我方都是甲士的情况下,敌军想在正面挡住我们,我倾向于,他肯定会在正面部署更多的兵力,相比之下,侧后肯定没正面的阵型那么‘厚’,所以我们还是应该以敌方的侧翼和后方为目标,正面以坚守为主,集中精锐突袭侧后。”
朱寿也说道,“也可以藏起来一支精锐,当作奇兵,在战局的关键时刻,突然杀入战场,从敌方薄弱处攻进去。”
众人说完,都看向了鲁锦,鲁锦则是摇了摇头说道。
“从这些天元军的反应来看,元军主将可能不是陈兆先,我把他爹羞辱成那样,他能忍到现在还在稳扎稳打?再加上前几天哨骑来报,说从南边来了一支骑兵,很可能是追击徐宋的一股元军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