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相和纳兰修一个是白兔爹,一个是兰花爹,怎么敢有反对意见,帝君也提前夜谈,说会整顿后宫,在朝堂不免提起他们女儿的事情,帝君主动说会用暗喻不会提姓名,保全了他们的面子。
他们毕竟理亏,有把柄在帝君手里,已经感激了,再有自己家闺女早就完了,现在要休的是旁人家的,所以不如和帝君强强联合,做个人情,换一世仕途安稳。
宋相沉声道:“虽然后宫与前殿多有裙带牵连,但毕竟是帝君家务事。身为人臣,本相没有异议!整顿风气,是正道之举,势在必行!”
纳兰修附和道:“纳兰修也支持帝君整顿风气。帝君为人正直,可以自断后宫,专心国事,这等魄力,令人感佩!”
殡葬阁徐大人一怔,我怎么敢说不呢,我干过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我知道啊,“臣没有意见!”
康庄心想,这世上只有两个男人用龙纹腰带,一个是帝君,一个是我,虽然我腰粗勒不上,但是我有,“臣举双手支持帝君!”
其余百官见朝里两个巨头都没有异议,心想到底兰花,白兔,百灵是谁家的,连累我们家闺女被牵连,烦人,然后宰相、大理寺卿、将军、还有殡葬阁这些巨头都这么温顺的,就很诡异,于是也都附和着,“微臣也没有异议!...”
有异议也不敢说。宰相大理寺卿都不说话,我们何必当出头鸟,万一帝君一恼,把我们交给殡葬阁徐大人处理怎么办。
突然,史官就高声叫了出来,“下臣有异议!有天大的异议!”
帝千傲微微抿唇,唇尾竟有一丝笑意稍瞬即逝,“爱卿请讲。”
“整顿风气,摒弃妖姬群妾,匡正根本,固然无可厚非。但,休去皇后,休去糟糠发妻,不利于帝君德行,恐怕在民间引起大乱,使民心不稳!”史官认真的说着,搞历史的必须有觉悟,不能把皇后一块休了,我最懂帝君了,“现在更有乱党在朝野外大肆宣扬灭国论,妖星降世,妖后怀胎之类。若是此时休妻,岂不是做实谣言!必然使民心大乱!时局动荡!”
帝千傲冷声道:“皇后,软弱愚善!不能管控六宫,使后宫妖气横行。后宫不治,她难逃其咎,朕迁怒于她,第一个就得休她!不必劝!爱卿若劝,斩立决!”
众人都想,帝君对后宫之怒已经到这般不容情的地步,皇后都难以幸免,我们的女儿又算的了什么!帝君生气起来,媳妇儿都不要了。我们也就…不便说什么了。
“臣冒死谏言!”史官据理力争,“心善无罪!皇后屡次于国难中慷慨解囊,与国家共度时艰!皇后侍奉老母,诞下储君!皇后心宽仁厚善待姬妾!并且,皇后如今怀有身孕!帝君此时将糟糠发妻休下堂去,必定使民心不服!城名乃是长安城!休了发妻,都城都需更名,滑天下之大稽!”
纳兰修揖手道,“史臣所言有理。帝君三思啊。”
宋善文也道:“帝君,休妾事小,休妻事大!后宫之乱,并不能迁怒于无辜!若是心善无争也是罪,可就太令人心寒了!”
帝千傲仍旧冷冷道:“哼,皇后身为六宫之首,理应为后宫之事负责!朕不休她,难消心头之怒!莫要再劝,若是再劝,休怪朕...不容情面!”
海胤心想,差不多得了,免得众臣一致同意休妻,您真把媳妇也休了!到时可哭去吧。
史官沉声道:“臣宁死也要上谏!若是帝君一意孤行,那么臣就将休孕期糟糠一事如实记载史册!”
帝千傲厉声道:“你!”回头升官加月银!
那个官员元豁看帝君真的特别想休妻,于是善解人意道:“帝君,如果你真的非常想……”休了皇后,臣支持您。
帝千傲见这个小可爱开口,张口把他打断了:“不过!既然......”
元豁就把话咽回去了。
海胤差点喷了,继续啊帝君,不过什么呀。继续装呗!
第448章 布衣
百官闻帝君出声,便都静了,秉着呼吸凝神倾听。
“不过,既然...”帝千傲缓缓自龙椅立起身来,“休妻事关民心是否稳定,毕竟不可儿戏。钟颢所言,及时给朕提了醒,民心大于天。朕险些酿成大错,有失一国之君的德行!”
钟颢乃是史官的名讳,史官舒了口气,“帝君可听进逆耳忠言,实是明君!”
众人附议。
帝千傲低手将搁在龙椅上的帝王帽子拿起,戴在了项顶,一时间不怒自威,使人望而敬畏。
百官不由一凛,龙帽戴起,便不再是方才那与臣子闲话家常的帝君了,而是字字出口,字字圣旨的东冥皇帝,不容违拗!
“皇后毕竟有不治后宫之咎。朕顾念社稷安定及维稳民心,可以不休她。”帝千傲说着微微一顿,“但,也必须要重罚!大东冥皇后,自即日起,停发月奉,摘去凤冠凤袍,发配皇田别院,带孕耕作体会百姓之艰辛,为期五年,由史官监督!受罚期内,除国家重大公开场合着凤袍出席,其余均与布衣无异!”
-我想要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朝阳夕阳。和九五至尊过布衣寻常日子。最好清苦些。-
帝千傲耳边回响着爱妻那软软的嗓音,布衣,也是他心底的向往。
他胃部因为高压而更难受了,若有人不服,一旦有人不服,朕...无奈,希望给妻子她渴望的生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哗。
百官闻言,皆交头接耳。
帝君严苛!
对有孕的发妻竟狠心至此,一国皇后带孕劳作,停月奉,夺凤袍,布衣农妇,五年!
除了严苛,也有点...不开窍吧?只懂搞国事,竟如此不解风情,不耽女色!
“帝君圣明!臣信服!”众人高呼。
帝千傲将握满冷汗的手攥紧,“其余嫔妾,祸乱朝纲,全部休弃,连夜遣散出宫,子不教,父母之过,何不重修女德!”
说着,帝千傲将手重重拍在龙案,发出一声巨响。
“微臣惶恐!”摘了官帽子的众臣,竟无一人胆敢顶撞戴着龙帽子的帝君。
帝千傲这时将目光落向元豁,微笑道:“元大人,你刚才想对朕说什么?”
元大人抬起头,快速打量了一下帝君,忙道:“没...没有什么。帝君裁决,实在公允!”不敢重提支持帝君休弃皇后之事。
史官钟颢沉声道:“如此匡扶正道,臣也信服!臣必然会做到监督皇后之责任。若皇后有丝毫懈怠,以布衣为耻,臣必如实记录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