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黄宝轩开口反驳,杨朝山突然又话锋一转,接着说道:“我推荐王安臣同志直接扶正。这段时间他主持教育局工作,虽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动作,但也一直兢兢业业,稳扎稳打,没出任何岔子。教育系统最忌折腾,一动不如一静,让他继续干下去,顺理成章,他熟悉业务,工作衔接起来也方便快捷。”
黄保轩一听,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毫不客气地反驳道:“王安臣资历太浅,以前没干过一把手,教育局长这么重要的位置,光按部就班可不行,得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得能带领咱们市的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台阶。他这段时间是没出问题,但也没什么突出的亮点,平平淡淡,把他直接扶正,难以服众啊!”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会议室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张明山坐在主位上,静静地看着两人争吵,脸色平静如水,深邃的眼神在两人之间来回穿梭,看不出心里在想些什么,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
纪委书记姜广春始终保持着沉默,只是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像是在捕捉每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细节。
组织部长胡培民则一脸专注,仔细聆听双方观点,手中的笔也不时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为后续的考察做准备。
陈扬坐在一旁,奋笔疾书,记录着每一句发言。
他的手心微微出汗,心中感慨万千,原本以为高层领导都是运筹帷幄、一团和气,没想到为了一个人选的推荐,也会争得面红耳赤。
他深知,这看似是两个人的争执,背后实则是各方势力的博弈,每一个推荐、每一次反对,都关乎着不同的利益走向和发展布局。
争论持续了好一会儿,张明山抬手压了压,示意两人暂停。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张明山扫视一圈,语气沉稳地说道:“大家都冷静一下,今天这场讨论很有意义,充分体现了大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黄市长和杨书记推荐的人选各有优劣,薛庆林年轻有冲劲、能力强,但生活作风问题需要核实;王安臣熟悉业务、工作稳健,但缺乏一把手经验。”
他顿了顿,看向组织部长胡培民:“胡部长,接下来就辛苦你了,对这两个备选人员进行认真细致的全面考察,从工作能力、作风品德、群众基础等各个方面深入了解,务必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考察报告。下次会议,咱们再根据考察结果做进一步讨论,一定要选出一个最适合咱们市教育发展的局长。”
胡培民点头应道:“张书记放心,我一定尽快安排,把考察工作做实做细。”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起身离开。
陈扬合上笔记本,长舒了一口气,这场会议让他见识到了官场决策的复杂与不易。
一方面,他震撼于权力斗争的激烈与残酷,仿佛置身于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另一方面,他又不由得心生向往,看着领导们坐在会议桌上指点江山、决策大事,一种“大丈夫当如是也”的豪情壮志在他的心底油然而生。
他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如同这些领导一样,凭借智慧与能力,站上权力的高峰,运筹帷幄,指点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