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液晶电视机(2 / 2)

"液晶..."他喃喃自语,手指在一篇论文的图表上划过,那是RCA公司威廉斯畴的研究成果。论文上的英文术语被他的钢笔圈了出来,旁边用中文写着密密麻麻的批注,有些地方因为反复修改而变得模糊不清。窗外传来午饭的铃声,食堂飘来的饭菜香味从门缝里钻进来,但他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文献的海洋中。

2月13日,资料室里静得能听见翻页的声音。陈樾正在用科技系统扫描成堆的学术期刊,这些外文杂志的边角已经卷曲,有些页面上还有前人阅读时留下的咖啡渍和指纹。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像是远处传来的钟声,只有他能听见。

"找到了。"他突然出声,吓得正在整理书架的小李差点摔了一摞书。那篇关于液晶显示的论文在系统知识库中闪着微光,各种数据和图表像活物般在他眼前展开,形成一条清晰的技术路线。他抓起钢笔,在笔记本上疯狂记录,墨水溅到了袖口也浑然不觉,蓝色的墨迹在白衬衣上晕染开来,像是绽放的花朵。

两天后,奉天兵工厂的大会议室里坐满了人,长条桌上的茶杯冒着热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形成白色的雾柱。陈樾站在黑板前,粉笔灰沾满了他的指尖,在黑板上留下一个个清晰的指纹。黑板上画着复杂的分子结构图,已经写满了一半,有些公式被反复擦写,留下了淡淡的痕迹。

"我们需要一百名专家。"他对台下说道,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后排有个年轻的研究员正在拼命记笔记,钢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响声,像是春蚕啃食桑叶。会议室的老式挂钟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

4月的奉天依然寒冷,但实验室里热火朝天。陈樾和专家组已经连续工作了48小时,桌上堆满了空饭盒和茶杯,烟灰缸里的烟头已经溢了出来。第一块液晶屏正在测试台上闪烁,发出柔和的蓝光,照亮了每个人疲惫却兴奋的脸庞。

"成功了!"年轻的技术员小王激动地喊道,声音因为疲惫而有些嘶哑。他的白大褂上沾满了各种化学试剂的痕迹,红一块绿一块的,像是抽象派的画作。实验室里弥漫着酒精和焊锡的气味,刺激着每个人的鼻腔。

陈樾凑近那块只有巴掌大的屏幕,鼻尖几乎要碰到光滑的表面。屏幕上显示的测试图案清晰锐利,没有任何雪花噪点,每一个像素都完美地呈现出它应有的颜色。实验室的日光灯在液晶表面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是星辰的倒影。窗外,春风正吹过兵工厂的老榆树,新生的嫩芽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这项突破欢呼。

5月15日,新建的电视机制造厂里机器轰鸣,崭新的生产线像一条巨龙般蜿蜒伸展。赵厂长拿着刚下线的第一台33英寸液晶电视,笑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朵菊花:"老陈啊,这可比毛熊老大哥的电视机强多了!"他的手掌拍在电视外壳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在嘈杂的车间里依然清晰可闻。

流水线上的女工们正在组装7英寸小型显示器,她们的手指灵活地舞动,螺丝刀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年轻女工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每一块屏幕,她的围裙口袋里装着家人的照片,照片上的孩子正对着镜头灿烂地笑着。质检员小刘拿着放大镜检查每一块屏幕,他的镜片反射着屏幕发出的蓝光,在脸上投下奇异的光影。

一个月后,广交会的展台上,夏国的液晶电视机引起轰动。一位中东商人摸着42英寸的大屏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金戒指在屏幕表面留下一个模糊的指纹:"这真的是你们自己生产的?"他的英语带着浓重的口音,胡子随着说话一翘一翘的。

展台负责人老张笑而不答,只是按动遥控器切换频道。屏幕上正在播放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的脸部特写清晰得连汗珠都看得见,他眼中的坚毅神情栩栩如生。周围已经围满了外国商人,各种语言的赞叹声此起彼伏,相机的闪光灯像夏夜的萤火虫般闪烁不停。

而在奉天的无人机控制室里,技术员小张正盯着崭新的7英寸液晶显示器,眼睛瞪得溜圆。屏幕上"翼龙2"传回的图像清晰得能数清地面目标的纽扣数量,甚至能看到对方领章上的细微纹路。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光滑的屏幕表面,上面倒映着自己惊讶的脸,还有控制室里明亮的灯光。

"这才叫科技嘛!"小张对旁边的同事说,手指轻轻敲击着轻薄的外壳,发出清脆的"咚咚"声。窗外,初夏的阳光照在兵工厂的老墙上,爬山虎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像是也在为这项突破鼓掌。更远处,一架"翼龙2"正从跑道上腾空而起,它的摄像头将把更清晰的图像传回地面,开启一个全新的侦察时代。

最新小说: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卢阳醉知录 朕都快吞并诸国!你还嫌我南蛮是荒地? 称霸从边疆小卒开始 活埋大清朝 穿越汉献帝:丞相,朕真不会法术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穿越古代,我狂刷美女的好感度 穿进强取豪夺文后躺平了 [综武侠]肝露谷,但快意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