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小就自己一个人生长,特别是在老家镇上上学的那一年半。她总是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她总是井井有条地自己管自己,根本就不受别人的影响。
父亲跟放电影的那个叔叔也是好朋友,叔叔带着她到了他西昌火车站附近的家。叔叔带她和她的两个女儿去了邛海公园,他们四个人,一人啃了整整半只猪蹄,香极了。他还跟另外一个叔叔去了乐山,看了乐山大佛。
父亲总是竭力让她开眼界,其实她去过的地方很多的。她在自己家的镇上,读了一年半的书。她去过母亲娘家的镇上,二叔家所在的镇上。
威远县城,内江市里,隆昌县城。成昆线上的米易县城,德昌县城,泸沽镇,冕宁县城,喜德县城。
还去过攀枝花市,乐山市,还看过90m高的乐山大佛。她的心中,早就知道了佛祖的胸怀了。她还去过泸山,邛海,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很多次,那些快速列车在小站上等错车的时候,记者们都举起了镜头采风。
她和她跳绳的小伙伴,甚至还上过《西南铁道报》。而她又正好在那正中间欢跳。父亲将那整整的半张报纸,都贴在了写字台正上方的墙上。
不是一整张,而是半张。因为如果是半张,她就正好在那正中央。父亲可是很有心的。
甚至连母亲也会说父亲是很有心的。
总是在小站正中央的值班室旁边开垦出一块菜地,或者是挖出一个鱼塘。绿油油的,清粼粼的,领导一去视察,就明目张胆地一眼被发现了。
如果留下来吃一顿便饭,那几颗小菜或者是几条半大不小的鱼,一定会给他们留下难以铭灭的深刻的记忆。比吃了一顿山珍海味,还更加让人难以忘怀。
父亲年年都是段先进,除了工作干得非常非常出色之外,恐怕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吧。
可是母亲,高兴的时候就说:“你爸很有心眼”。不高兴的时候就说:“你爸就会干那些面子上的活”。
那父亲那样做,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而课本上那些文人,又总是批判和嘲笑那些拍领导马屁的人。
因此,她是判断不准的。
因此,她最多也就是去迎合冼锐一下,而不会屡次三番地低眉又折腰。
其实,父亲既是有意,也是无意的。那里本来就是一块平地,并且那里正好有水龙头。在值班室里面坐累了,正好可以出来浇浇菜,喂喂鱼。
父亲的判断是对的,有路的地方信息就通畅,有路的地方就有希望。虽然同样都是大山,跟老家,不一样。
对别人来说,成昆线上那些毫不起眼的小站,只是一个又一个一闪而逝的小黑点。然而对她来说,却是非常非常熟悉,有着无限美好的记忆的。
因此当她坐着火车,她就会联想起童年,联想起那些人迹稀少的小站。
她跟冼锐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