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军队再次败退,可他们那不甘的咆哮仿佛仍在边关上空回荡。楚逸尘和苏瑶心里清楚,真正的风暴还在后头。短暂的胜利只是昙花一现,他们必须争分夺秒,为下一场恶战做好万全准备。
楚逸尘在军营里来回踱步,仔细检查士兵们的伤口和兵器。“大家都辛苦了,但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部落必定会变本加厉地反扑,我们要让每一位战士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战斗。”他一边说着,一边蹲下身子,查看一位腿部受伤的士兵,关切地询问:“感觉怎么样?还能坚持吗?”士兵咬着牙,坚定地回答:“将军,我没事!只要还能站起来,我就一定和敌人拼到底!”楚逸尘拍了拍士兵的肩膀,鼓励道:“好样的!好好养伤,等伤好了,我们一起把敌人彻底赶出去!”
随后,楚逸尘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营帐内气氛凝重,楚逸尘展开军事地图,手指在上面比划着:“部落这次虽然败退,但他们摸清了我们部分防御弱点。我们必须重新调整防线,加强薄弱区域的兵力部署。同时,要充分利用地形,在城外的山谷和树林设下埋伏,一旦敌军再次进犯,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将领们纷纷点头,各抒己见,一场激烈的战术讨论就此展开。有人提议在山谷两侧设置弩箭陷阱,有人建议在树林中布置绊马索,众人集思广益,力求让防御体系更加完善。
苏瑶在城内同样忙得不可开交。她穿梭于各个街巷,安抚百姓情绪,组织大家继续筹备物资。她来到一户百姓家中,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制作箭矢,便上前通过纸笔交流:“大爷,您辛苦了!您做的这些箭矢,可是守护边关的宝贝啊!”老人抬起头,目光坚定:“夫人,为了边关,为了我们的家,这点辛苦算什么!”苏瑶深受感动,继续走访其他人家,鼓励大家齐心协力,共御外敌。在她的带动下,百姓们热情高涨,铁匠铺里炉火熊熊,日夜赶制兵器;妇女们则忙着缝制军衣、准备干粮。
为了进一步增强城内的防御力量,苏瑶还组织了一批年轻力壮的百姓,成立了“民防卫队”。她亲自挑选队长,通过纸笔写下任务和要求:“你们要带领队员们熟悉城内的每一条道路,掌握基本的战斗技巧。一旦敌军攻入城内,你们就是最后的防线,要保护好百姓,与将士们并肩作战!”队长接过纸条,郑重地点头:“夫人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随后,苏瑶安排民兵骨干对民防卫队进行训练,教授他们如何使用武器、如何协同作战。
在外交方面,楚逸尘和苏瑶仍未放弃争取部落周边小势力的支持。他们派出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和诚恳的书信,再次前往各小势力处。使者们向小势力详细阐述部落扩张对各方的严重危害,以及与边关合作的诸多好处:“部落野心勃勃,此次攻打边关只是第一步。若他们得逞,下一个遭殃的便是贵方。而与我们携手,共同抵御外敌,不仅能保一方平安,日后还能在贸易往来中获得巨大利益。”在使者们的努力下,又有几个小势力动摇了,开始认真考虑与边关结盟。
然而,时间紧迫,部落的新攻势随时可能到来。楚逸尘和苏瑶意识到,必须尽快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楚逸尘加大了士兵的训练强度,除了常规的体能和兵器训练,还增加了夜战和山地战的模拟演练。“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我们要让士兵们适应各种环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在训练场上大声喊道。士兵们在他的指挥下,刻苦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战斗技能。
苏瑶则在城内组织百姓开展了一场“军事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普及军事知识,提高百姓的防御意识。竞赛现场气氛热烈,百姓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获胜者还能获得一些小奖品,如兵器模型、防护用具等。苏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百姓们更加了解战争,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