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边关商路的安全得到初步保障,楚逸尘和苏瑶并未有丝毫懈怠。他们深知,要让边关真正繁荣昌盛,还有诸多难题亟待解决。苏瑶在推动农业与手工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商业体系存在一些弊端,制约了边关经济的进一步提升。传统的集市交易方式效率低下,信息流通不畅,导致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销售范围有限,价格也难以达到最优。
苏瑶决定对边关的商业体系进行改革。她再次召集城中的商户代表、贸易行家以及相关官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商业研讨会。在会上,苏瑶通过纸笔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各位,如今我们边关的产品日益丰富,质量也不断提升,但现有的商业交易模式却限制了它们的流通与价值实现。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加规范、高效的商业平台,让我们的产品能够走出边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商户们听后,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位经营布匹生意的老商户皱着眉头说道:“夫人,您说的固然有理,可这新的商业平台该如何搭建?又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地商人前来交易呢?”苏瑶早有准备,她继续写道:“我们可以在城内划出专门的区域,建立一个大型的交易市场,集中各类商品进行展示与交易。同时,设立商会,由商会负责制定交易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并积极与外地商会沟通合作,拓展商业渠道。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烽火台传递商业信息,让外地商人提前知晓我们的商品种类与价格,吸引他们前来。”
众人听后,眼前一亮,对苏瑶的计划表示赞同。在苏瑶的组织下,建立交易市场的筹备工作迅速展开。工匠们按照设计图纸,开始搭建交易市场的摊位和仓库。商户们则积极响应,纷纷报名入驻交易市场。苏瑶还亲自挑选了一批有经验、有威望的商户,组成商会筹备小组,负责商会的组建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交易市场和商会逐渐成型。
然而,就在商业改革稳步推进之时,边关又面临了新的外部威胁。塞外的另一股势力,看到之前那股势力袭击商路失败,竟打起了歪主意,企图通过煽动边关周边的一些小部落,制造边境冲突,扰乱边关的稳定。这些小部落原本与边关保持着相对和平的关系,但在塞外势力的蛊惑下,开始频繁在边境地区骚扰,抢夺牲畜和财物,给边关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楚逸尘得知此事后,深感忧虑。他明白,若不妥善处理好与这些小部落的关系,边关将永无宁日。于是,楚逸尘决定亲自前往边境,与小部落的首领进行谈判。他挑选了几名精通当地语言和习俗的士兵,一同前往小部落的营地。在前往营地的途中,楚逸尘对随行士兵说道:“此次谈判至关重要,我们要以和平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但也要展现出我们的实力和决心,让他们知道我们捍卫边关安宁的意志不可动摇。”
到达小部落营地后,楚逸尘见到了部落首领。首领一脸警惕地看着楚逸尘等人,说道:“你们来此何事?是不是要兴师问罪?”楚逸尘微笑着,通过随行士兵翻译道:“首领,我们并无恶意。我们知道最近边境有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我们相信这并非是您的本意,而是有人在背后蓄意挑拨。我们希望能够与您和平协商,共同解决问题,恢复边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