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夫子哼了一声:“瞧你那没见过世面——嚯,真好米啊!”
“好香好香。你吃个屁吃,赶紧拿去,多换些蜡烛回来,这娃娃晚上读书嘞,可别灯火太暗了眼睛给人熬坏了。”姜夫子捻了一粒米,放进嘴里尝尝味。
“好米,晶莹剔透,米衣都搓了,还能这么香。真不孬。”
“换点蜡烛,晚上盯着娃娃写作业,我们还能蹭点火。”姜夫子直接将米拢起来,颠了颠,“噫,不对啊——”
林夫子没管姜夫子的动作,他走外头朝徐夫子招了招手,让人赶紧过来。
“不对啊老林,这米没有十斤啊。”姜夫子发现问题。
走街上一半的杨凝这时候收到了系统的提示音。
系统:【宿主您好,问学蒙馆的姜夫子发现您送的大米没有十斤,正在质疑您的人品。】
杨凝脚步一顿:“不可能!我缺这点米干嘛?”
系统:【温馨提示:此时的一斤是十六两,而不是后世的十两一斤。】
闻言,杨凝一拍手:“坏了!忘记了!”
古代是半斤八两,一斤十六两,所以十斤应该是等于后世的十六斤。
这一下子少了六斤的大米,是个人都看得出来!
杨凝赶紧冲回家,再抄了十斤大米冲了出去。
任氏皱眉,看着跑来跑去的杨凝,咕哝:“怎么和凝儿一样,丢三落四的。”
蒙馆的三位夫子围着十斤的大米,在给杨凝找补:“会不会是,她是指这样的米能换普通的大白米十斤?”
“也有可能是小姑娘不知数。”
“唉,就是说事儿不能交给孩子办!”
就在三人为难的时候,杨凝杀到了蒙馆。
她整个人气喘吁吁,累得够呛。
“夫子……”
“哎哟……怎么跑得这样急。”徐夫子连忙上前扶着。
“这是……我……落下的大米……”杨凝差点跑断气。
“我们还说呢!这米怎么不够数。”姜夫子心直口快,上前替杨凝接过大米,脸色又一变。
这米——
多了!
“你怎么拿了二十斤的米来?”姜夫子掂量了一下,“你拿四斤回去。”
杨凝坐着连灌了三杯茶水,闻言赶紧一抹嘴,放下杯子摇手。
“别,别,夫子,就这样吧。太沉了,我拿不动了。”
林夫子直接上手分米,“哪有这样的道理,拿回去!我们不是那种贪财之人!”
“就是,若都你这样办事,邻里街坊如何看我们?”姜夫子也不肯。
“不错,我们都有读书人的气节!”徐夫子不赞同的看向杨凝。
杨凝锤了锤发软的双腿,深吸了口气,不待他们反应,马上反身跑了出门:“就这样吧!告辞!”
三位夫子面面相觑。
徐夫子:“唉!孩子办事就是不靠谱!”
姜夫子,“对,这事怎么能交给孩子办!”
林夫子:“那还能怎么办?也不知道她们家住哪里,罢了,多给那小子些纸,让他多写个十几张大字吧。”
徐夫子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让他多练些作业。”
姜夫子:“不错,既然人家如此信任厚待我们,我们自然不能辜负人家的信赖,多加一堂课吧。”
叶璟浑然不知,自己本来已经沉重的课业,现在更加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