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到底是将太子私下押来询问了,或许是知道没有退路了,太子也不装了,唐王哭,太子更是哭,声嘶力竭,句句质问,无疑是一柄柄刀,扎入唐王的心口,然唐王辩无可辩。
“武德殿!那是武德殿!”
“你说你没打算废太子,但你所作所为,全都是告诉天下人,你要废太子!”
……
烛火燃了一夜,妙华唏嘘不已,虽说唐王对她这个御妹很好,但妙华也不得不说,她这个二哥哥,教子是真的不太行,老大与老四针锋相对,双双落败,吸取教训后又重新教导新太子老九,教出一个高宗,心知手段都不缺,但也掩盖不了在唐王濒死之际还和小妈混在一起。
但妙华可没打算掺和进去,家庭教育,还涉及皇权更迭,她只是一只平平无奇小猫咪,什么都不懂的啦~
也是在这个时候,青牛找到了妙华。
这才有了,后来的青牛踏云送吉祥,太子入道拜三清。
要妙华说,太子这根紧绷的弦,去学道顺其自然,倒也不错,哪怕就是当一个童子,至少也比当个废太子好了。
而唐王与道教的关系,除了看似糊弄人的认祖宗外,更加紧密了起来。
至此,李唐王朝下,道教的香火,就算有波折,有佛门来分担,至少绵延不断,不会断绝。
至于李唐没落了,那也是之后的事情了,如今的格局,才是最重要的。
而唐王,也有了时间,重新观察,观察新一任储君,当然,唐王并没有着急。
而灵山,对此一无所知。
贞观十七年,深秋,妙华确认唐王已经恢复精气神,并积极投入朝政后,也慢悠悠地离开了长安。
一路复查了走过的西行路线,在平顶山与金角银角兄弟二人玩闹了几天,不多久又到了乌鸡国。
“大婶,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低头缝针的婶子抬头,见到是个光鲜亮丽,言笑晏晏的姑娘,心情也不由得跟着畅快了起来,“姑娘是外地来的吧。”
见妙华点头,笑道:“那就不怪姑娘不知道了,我们这是在给太子缝百家衣呢。”
“太子?百家衣?”
“是嘞是嘞,”旁边的婶子跟着道:“重阳节当天,中宫皇后生下了小太子,当天火烧云了整整一天,直到祥云化作宏光,落入皇宫,太子这才出世!”
“还有呢还有呢!太子降生当日,乌蓝狮猁陛下的雕像都发光了,这太子定是乌蓝狮猁陛下没有忘了我们,给我们送来的神仙童子呢!所以满月就被封太子了!”
“对对对!这过过了好日子,我们可不想再回到过去那种日子,如今陛下贤明,太子又是神仙童子,我们便打断制作百家衣,供奉在乌蓝狮猁陛下神像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