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吃了个酒足饭饱,突然有人质疑他故事的真实性。
“因为我亲耳听到了啊。”
说话的人叫麻十八,原型是麻雀,爱好是八卦,特长是速度,说完故事便脚底抹油开溜,众人反应过来之前已经彻底消失踪迹
第112章 卖我五斤粮
粮价布价疯涨,已经不是一日三次了,而是一个时辰就上翻一次,参与这次金融风暴的掌柜都排除伙计彼此监视,有哪位率先涨价其他店铺立马跟上,主打一个不能比同行少赚一文钱。
好在唐皇似乎对这种情况早有准备,不知从哪里调来了大批粮食,平民只要持着户籍册子,也就是古代户口本就可以买粮食,限价限购一人一天一斤,保障基本生活,若是有富商贵族想要强买,只要往官府一告,这家也就不能用粮换人了。
其他的基本物资也大致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分配,主打一个穷人饿不死。
也因着这完善的政策,物价暴涨虽然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却终究没有引发民乱。
可是……徐墨阳看着那几家店汹涌的人潮,那种不对劲的感觉却越来越强烈了。
他带着困惑走进了徐家院子,迎面碰上消瘦许多的陈母,陈家已经定下长子出征,原因无他——陈大郎已经娶妻生子,陈二郎依旧孤身一人。
“你弟弟若是出了意外,他可就绝后了。”
陈父将烟叶子全都抽完,才闷声闷气的说道,于是大家知道,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了,陈家在争论了几天以后,便开始变卖家产给大郎做路上的准备,只是深夜依旧时常听到陈家传来啜泣,跟坊市中其他人家连成一片。
“徐家郎君……”
陈母将徐墨阳叫住,张了张嘴又什么都没说,徐墨阳也并不着急,只是站在原地耐心的等着。
“能不能……卖我五斤粗粮?”
陈母说这句话的时候艰难极了,可想到瘦削的大儿子,吃野菜还怀着孕的儿媳,还是咬咬牙开了口。
徐家是做吃食生意的,她们这些邻居闲着没事的时候也算过这笔生意账,虽然不太清楚确切数额,但每日买进卖出的粮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十斤粗粮对她们来说是天价,但对徐家便不值一提了。
“我家大郎眼看着要上战场了,虽然说了包吃包住,可……”
陈母知道现在找徐墨阳并非明智之举,不说别的,光是现在就有不知道多少眼睛盯着她和徐家郎君,若是徐七郎松了口,他们便也会一拥而上,一个人要的或许不多,但每个人都要的话……时人以多子多孙为福,单传的实在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