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找不到,尸体不完整,辨认尸源困难,对后续案情侦查影响很大。
方惜亭站在楼梯间,正脱手套,听闻此言,视线微往下瞥。
二楼窗户下的垃圾,堆积成山,谢序宁简单防护后,带领队友入内搜查翻找。
冲天的臭气扑鼻,昭示着这并非什么好差事。
透过玻璃窗落进眼底的高挑身影,让方惜亭冷冷“哼”了他声,不领这情。
那时将尸块小心收起,放进车中。
后半夜刮起风来,又下了细密的雨。
经过几个小时的细致摸排和现场侦查,临离开前,天色已经微微见亮。
方惜亭安排车次,清点组员,瞥眼瞧见谢序宁组也陆续收队……
由于细雨,大部分人周身都被淋湿,额发挂着水迹。
浑身臭烘烘,又拖着身上裹住得防护衣,往外拉拽磨蹭,实像逃难来的。
方惜亭偷偷瞥眼,没瞧见谢序宁,正好又有人催:“亭亭,我们组的人都到齐了。”
组内车辆余位还剩两座,那时本想问问谢序宁,他们组的车够不够?有没有需要过来挤个方便的?
可又想起上次“刑警大比武”,那臭狗装作受伤,故意引他进入包围圈,害自己惨败……
在对方荣获“山鹰组”的光荣称号之下,他们组被人戏称“山炮组”小半年的事。
方惜亭原谅不了半点:“人到齐了就出发。”
他们所在填埋场,位置远离市区,路途较远。
下雨起了雾,视线受阻,所以出发后,方惜亭的车速行驶一直比较平稳缓慢。
大概没十分钟,他接到谢序宁的电话:“人去哪儿了?”
方惜亭:“?”
恰巧那时车载导航,语音播报一句:“前方200米后,道路尽头左转。”
谢序宁听闻,质问地嗓音立刻拔高:“你把车开走了?”
方惜亭接不上话:“……”
他的车,他做完事当然要开车走啊!那不然呢?他还得留下吃顿饭吗?
谢序宁:“我还在垃圾场淋雨,你赶紧把车开回来接我。”
方惜亭脱口而出:“我这边还有500米就上高架了。”
进入高架桥后,还得跑30多公里才能回市局,凭什么他说调头就调头?
谢序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桥之前立刻调头,你这人有没有职业素养,有你这么做人司机的吗?管送不管接,你知道这里离市区多远吗?你让我怎么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