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前世的发展,方默的声音逐渐充满了信心:
“掐断了这几处铁路枢纽,就等于掐断了我们沪上重兵集团的补给咽喉。前线部队将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而且……”
他决定再添一把火,把预言说得更狠一点:
“司令,鬼子这次来的很可能是陆军的常设师团,火力凶猛,但消耗也惊人。
他们登陆后,绝不会满足于在沪上周旋。他们的目标一定是沿着方便进行补给的铁路线,一路向西北猛攻。
或者说,如果我是鬼子指挥官,那一旦拿下沪上,我的目标绝对直指首都金陵。
我估计,鬼子就是想用一场摧枯拉朽的大决战,逼迫我们屈服,实现他们那‘三个月灭亡大夏’的痴心妄想。”
电话那头,张冶中拿着听筒,目光死死钉在地图上罗店、南翔、大场这几个被方默重点圈出的地名上,后背隐隐发凉。
方默的分析,与他最优秀的参谋们推演出的几种可能性中,最危险、也最具战略眼光的那一种,几乎完全吻合。甚至更清晰地指出了鬼子的终极战略目标。
这见识、这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战略眼光……
假以时日,此子必成大器啊!
张冶中沉默了足足十几秒,话筒里只有电流的嘶嘶声。
他没有评价方默的分析,只是不容置疑的道:
“方默,你的判断,我记下了。现在,你立刻整顿部队,做好准备。汇山码头这颗最后的硬钉子,啃了这么久,该拔掉了。这功劳,我给你留着。拿下它,给我打出你‘沪上悍警’的威风来。”
“啊?司令,这……”方默在电话那头彻底懵了。
36师、87师在汇山码头流血流汗啃了这么久的硬骨头,眼看着最后一块肉就要到嘴了,张司令竟然要把这唾手可得的大功直接塞给他?这偏爱也太赤裸裸了吧?
不等方默推辞或询问,张冶中已经果断地挂断了电话,仿佛刚才只是下达了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命令。
放下电话,张冶中眼中精光四射,再无丝毫犹豫。
他猛地转身,对肃立一旁的参谋们厉声下令:
“我作出如下部署……”
“第11师、教导总队,立刻停止向市区开进。全体转向,以最快速度开赴宝山至川沙口一线海岸纵深地带,依托现有村镇、河网、预设的国防工事,构筑防御阵地。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死守海岸线,把鬼子的登陆部队,给我钉死在滩头。绝不能让鬼子一兵一卒威胁到罗店、南翔、大场。”
“电告即将抵达的5师、51师、67师,改变原定集结地域,直接向罗店、南翔、大场区域靠拢,作为战役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海岸防线或反冲击登陆之敌。”
“命令36师、87师,继续猛攻汇山码头、杨树浦之敌!同时,通知方默独立21旅,做好接替主攻汇山码头的准备。
给方默正式下令,从现在起,我给他24小时,我要看到汇山码头上,插上我们的旗。”
一连串命令如同疾风骤雨般下达。
参谋们飞快记录,通讯室内电报声瞬间响成一片。
这一次,因为方默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张冶中手中可用的精锐力量比历史上更加充裕。
他得以提前、并且更有力地在鬼子最可能登陆的方向,布下防线。
虽然前途依旧艰险莫测,但至少,大夏军队不再是毫无准备地迎接那场即将到来的、决定沪上乃至整个华东命运的血腥登陆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