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厚重的橡木门关上,隔绝了楼下的喧嚣。
方默靠在宽大的皮质椅背上,双腿直接放在桌上,手里把玩着打火机。
窗外,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也沉入了地平线,闸北分局的大院里灯火通明,人影幢幢,卡车引擎的低吼和金属器械的碰撞声交织。
现在是37年8月6日。
方默闭上眼,前世看过的无数关于淞沪会战的资料、纪录片、回忆录,如同潮水般在脑海中翻涌。
他清晰地记得,就在这几天,第一批真正的精锐——装备汉斯武器的87师、88师,应该正在秘密而迅速地向着沪上周边集结。
他们的目标是抢在鬼子庞大的增援部队抵达之前,以雷霆之势,拔掉鬼子盘踞在市区的那几个坚固据点: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汇山码头、公大纱厂……
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冶中。
方默念叨着这个名字。
自己手下这六百多号警察武装,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绝不可能置身事外。
按照常理,很可能会被就近划拨到第九集团军的作战序列里,接受统一指挥。
“好在,系统具现的警员,忠诚度绝对可靠。”方默嘴角勾起一丝弧度。
这年头,手上有枪有人,腰杆子才硬。
他必须在大战爆发前,用尽一切手段,把自己这支“警”字头的队伍,武装到牙齿,只有这样,才能在即将到来的血战中掌握更多话语权,也才能……尽可能地改变一些人的命运。
他再次打开系统界面,目光扫过抽奖区。
高级抽奖的奖品依旧诱人,但遥不可及。
中级抽奖显示“需功勋值激活”,功勋值后面的数字是刺眼的“0”。
“功勋……看来得拿小鬼子的狗命来换了。”方默眼中寒光闪烁。
这很合理,也很直接。杀敌,就是硬道理。
根据历史脉络,战役初期,依托突然性和兵力优势,国军第一波攻势打得还算顺利,一度将鬼子压缩在几个孤立据点里。
但很快,鬼子的优势火力,尤其是那些横冲直撞的装甲车辆如豆战车、装甲车和天空中呼啸而下的轰炸机,就成了国军血肉之躯难以逾越的钢铁壁垒,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天上的铁鸟暂时没辙,但地上的铁乌龟……”方默冷笑一声,一个简单、廉价却极其有效的反装甲武器名字跳入脑海。
对付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的步兵来说,那玩意儿简直是神器,尤其是在城市巷战的复杂环境中。
他立刻向外大喊:“来人!”
很快,一名精干的年轻警员推门而入:“局长,您有什么吩咐?”
“通知副科长王德发”方默语速飞快,“立刻给我发动人手,去收集物资,越多越好。他个管后勤的肯定是老油子,能想到办法的对吧?”
警员咽了咽口水,立刻拿出小本子记录。
“第一,空的玻璃酒瓶。啤酒瓶、白酒瓶、可乐瓶,只要是玻璃的,空的,有多少要多少。或者其他类似的厚实玻璃瓶、陶罐也行。”
“第二,棉花,脱脂棉最好,没有的话普通棉花也行。”
“第三,橡胶,废轮胎、胶皮管、任何能搞到的橡胶制品。”
“第四,汽油,优先保证车辆用油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储备一些。”
警员飞快地记着,虽然眼中有些疑惑,但没有任何迟疑:
“是,局长,卑职马上去办,还有其他要求吗?”
“有。”方默补充道,“让王德发科长立刻去外面雇人,手脚麻利的,越多越好,工钱按市价约定,咱们时候现结,让他们集中起来,按我待会儿给的方法处理这些瓶子。
记住,操作地点要选在通风、远离火源的地方,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