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张司长的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全都要?”
他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
那份清单的价值,他比谁都清楚。
别说把上面的设备全部买齐,就算是只买其中最核心的几台,都足够组建一个让国内任何一所顶尖大学眼红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了。
而林墨,用“全都要”三个字,轻描淡写地概括了这一切。
“对,全都要。”林墨的回答确认了张司长的猜想。
“没问题!”张司长在那头一口答应下来。
“不过林先生,清单上有些设备,特别是那几台高精度的光刻机和分子束外延设备,属于国际禁运的范畴,就算我们出面,走正常流程采购也很困难。”
“还有一些,需要向德国和瑞士的厂商定制,生产周期可能会很长,短则半年,长则一两年都有可能。”
张司长快速地将可能遇到的问题说明清楚。
他怕林墨不了解其中的复杂性,以为他办事不力。
“没关系,我不急。”林墨的回答依旧平静,“你们先想办法把能弄到的弄到,弄不到的,再列个单子给我。”
“好!我明白了!”
得到这个答复,张司长心里的大石落了地。
只要林墨愿意等,事情就好办。
凭借国家的力量,就算是被禁运的设备,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无非是多花点时间,多费点周折。
“那……人员方面呢?”张司长试探着问,“这些设备都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来操作和维护,您看是不是需要我们从科学院或者各大高校,帮您物色一个顶尖的团队?”
在他看来,林墨就算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凭空变出一支能玩转这么多高精尖设备的科研队伍。
“不用了。”
林墨直接拒绝。
“操作设备的人,我这边有。”
电话那头,张司长又是一愣。
他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
林先生背后,到底还隐藏着什么?
难道他早就秘密招揽了一批世界顶级的科学家?
这个念头让他心头一跳。
能操作那份清单上所有设备的人,绝对不是普通的技术员。
那得是每一个都能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大学者。
张司长不敢再往下想,他很识趣地没有追问。
“好的,我明白了。”
“还有一件事。”林墨的声音再次响起。
“林先生您请吩咐!”张司长立刻打起精神。
“你帮我收集一些资料。”林墨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躺椅上,“全球范围内,最前沿的一些科技论文和研究报告,都给我整理一份。”
“这个没问题,我们内部有专门的渠道,可以获取到全球各大科研机构最新的动态。”张司长立刻应下,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
“我有个特定要求。”林墨补充道。
“您说。”
“重点关注那些,漂亮国那边已经取得技术突破,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在短期内又看不到商业化前景,没能形成绝对技术壁垒的领域。”
林墨的声音不急不缓,但却让张司长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脑中轰的一声,瞬间明白了林墨的意图。
这是在寻找下一个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