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仿佛看到了无数种可能,无数种前所未见的绣品样式。
这,是上天赐予的宝物!是她桂兰绣坊独一无二的招牌!
那一夜,她没有睡。
她就着月光,用这天然的“夜光藤”线,连夜绣出了一幅《藤月图》。
画面上,幽蓝的藤蔓缠绕着一轮皎洁的明月,那蓝色光晕在黑色的绸缎上流转,如梦似幻,美得令人窒息。
这幅《藤月图》,成了桂兰绣坊的镇坊之宝,也成了清水镇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
绣坊声名鹊起,顾长山负责的山货和运输也愈发稳定。
一日,他从县城办完事回来,却没像往常一样带来山货或是布料。
他递给沈桂兰的,是一块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旧麻布。
布料呈暗黄色,上面用一种极其古怪的针法,绣着一些杂乱无章、看似毫无意义的线条和符号。
针脚粗劣,构图混乱,像是孩童的涂鸦。
“这是什么?”沈桂兰有些疑惑。
顾长山的面色异常凝重,他压低声音:“我在县衙废弃的档案堆旁捡到的。你看看这针法,像不像你提过的某种失传的‘暗绣’?”
沈桂兰接过麻布,指尖触碰到那些凸起的线条时,心中猛地一震。
别人看,这是涂鸦。
可在她这个浸淫绣艺十几年的人眼中,这哪里是什么针法!
这分明是一种用刺绣作为伪装的密码!
前一夜,她为了研究古籍中的一种双面异色绣,恰巧见过类似的范例。
她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
她将麻布平铺在灯下,脑中飞速将那些线条、符号与记忆中的破译法一一对应。
一个点代表一亩,一条曲线代表河流,一个方块代表村落……
一炷香后,当她将所有符号在心中还原成一幅完整的图像时,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她手中的,根本不是什么刺绣图样。
这是一份……一份将清水镇周边上万亩良田虚报、侵吞的铁证!
而图上那个用朱砂红线绣出的、代表最终受益人的标记,赫然是清水镇县尉——钱掌柜的亲姐夫——的私印图样!
沈桂兰抬起头,看向顾长山,眼中再无半分平日的沉静,只剩下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