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都竖着耳朵听,他们也知道可不可以,这几天烹饪队不止一次用陶炉,他们可看清楚了,根本不用看火,放进去就能自己烧,这比以前烤肉简单多了,如果自己有一个陶炉,完全可以自己炖一点汤喝。
部落里所有成员都选择了由部落提供食物,除了方便和味道以外,还因为自己做一点两点算下来性价比不高,明明只需要吃一两碗,用锅一炖,少说也有五六碗,一个人要吃两三天,饭馊了都吃不完。
现在这个小锅刚刚好,脑子转得快的成员已经琢磨起来了,如果有一口锅,再买一点咕咕鸟肉,工作完回来后就炖上,吃饭的时候刚好能喝,如果是吃饭的时候炖,那可以晚点喝,刚好那时候也有点饿。
很多人想换,只不过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乌苍这句话,直接正中下怀,因此其他人也十分关注。
“可以换,不过要等下一批。”白朔道,“这些要留给烹饪队用。”
听到这个答案,一群人有点失望。
乌苍却表示自己可以等,当场预约了一个,连价格都没问。
其他成员看作为首领的乌苍都愿意等了,自然也跟着定下。对每天除了辛苦干活,偶尔换点零食的族人们来说,就算陶炉价格贵一些,也完全买得起。
不止吃饭的族人发现了陶炉的优点,烹饪队也发现了。
陶炉大小合适,使用方便,烹饪队加热少量的食物,或者平时试菜,都可以用陶炉。
除此之外,陶炉烧水也非常省事,烧窑队准备了和锅差不多大的烧水壶,一次烧一壶,烧上两三壶换一次蜂窝煤就好。
“终于不用来回换锅了。”整个烹饪队都在感慨,烹饪队除了做饭,还负责整个部落的饮水,烧水、炖汤、炒菜的锅不能混着用,因为他们的锅,底部和内壁不像不粘锅那样光滑,会残留食物的味道,如果用炒过菜的锅烧水喝,无论刷多少遍,都有一股挥之不去的菜味,炖汤的锅同理。
为了能够安心喝水,平时烧水用的都是单独的锅,灶台的数量是固定的,因此需要烧水时,烹饪队就需要手动将锅换成烧水的。
虽然他们的力气大,但架不住部落里的锅也是大号的,还要注意不能磕碰,需要十分小心。
烧水壶比较小,无论放还是提,都比较方便,没那么容易坏,大家当然喜欢。
白朔甚至让烧窑队做了一些可以打开的球形漏网出来,方便以后煮不同口味的茶。
煤炭烧的温度更高,烧陶队除了一开始没有掌握好火势,导致裂了大半陶器,后面几批陶器烧制得特别好,而且不用等收集够木柴,就代表着中间不用休息,可以不间断地烧制。
白朔这边统计数量的时候,烧陶队就已经准备好了陶坯,晾晒几天后陆续进窑,没几天,大家需要的陶炉已经做好了。
为了方便大家使用,加上雪季雨季肯定用得上,陶炉的锅具是配套的,一个陶炉搭配两个锅和一个烧水壶,如果不需要,价格会稍微降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