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镜子里,那位中学生倒甩了几次打火机,终于打不出火了。
又有一位中年人走了过来,问理发师今天能否带晚给他理一下发。理发师专心致志地为我理发,没有回复他。他又说道,要不我明天再来吧。话一出口,理发师便接茬道,你明天来吧。那位中年人便走了。
中年人刚走,又来了一位三十几岁的青年。一进店便问道:“今天还能带晚给我剃一下头啊?”理发师依旧不紧不慢地为我理着发,没有吱声。那位青年又说道:“你今天要是带晚给我剃的话,我就在这儿等了噢!”然后一屁股坐了下来。
老爷子说道:“你先过来刮胡子吧。”青年坐上理发椅子后,老爷子步履有些蹒跚地在磨刀布上砀了几下刮刀。
据说,理发师师从于这位老爷子,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理发师剃头,老爷子刮胡子;即便是春节前的理发高峰期,忙得是不可开交,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即便是老爷子闲在那,也只有理发师一人操刀剃头。这家剃头店从不收徒弟,怕徒弟砸了店家的声誉。
先前走开的那位中年人又回来了,他一进店便嚷嚷道:“怎么又多了一个人?”那位青年有些得意地说道:“我可是经过同意才在这儿等的噢!”理发师说道:“你不是说明天来剃的吗?”无奈,这位中年人又走了。
经过这么些年,外面的变化很大,新的理发工具,新的发型等等不断涌现,店面一个比一个气派,而这家理发店一切照旧,没有一点现代的气息,显得有些老土,但店家的生意依旧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