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良没想老爷子真同意了,见其不似撒谎,且穿戴得像个小猎手,脸上手臂还涂抹了驱虫剂,只好苦笑点头同意。
给2人讲解了注意事项,稍微准备了一番,一行3人就拉开村口栅栏,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向了山林,看得后面十几个正在玩耍的小屁孩们目瞪口呆。
不明就里的他们大呼小叫,集体跑到村长家告状去了。
“哼哼!真不懂事,哪里晓得文哥好厉害。”壬海曲线拍起马屁来。
“这帮小家伙,跟你差不多大,你比他们多懂多少事?”子书银月结巴地打趣道。
“我比他们先到山里,回去就能当老师了。哼哼!”
壬海扛着钢叉,摆出很酷的姿势,鼻孔都快朝天了。
惹得两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3人越过约500米宽的干草地,站在了大树参天的林子前。、
壬海用手摸摸一棵大树干,正是从小望到大的短叶橡,可以提取制作实心胶等产品,是渔村经济来源的一部分。
再看林子深处,针刺灌木、矮树草丛、野果花香、飞鸟走兽,充满了神秘感。
他马上收起兴奋,紧握钢叉仔细观察,似在做什么分析判断,明显要将大人教的经验,用在实践当中。
子书银月拿把刀,在树上划划,查看树胶的颜色浓淡,忽又瞥见马根草丛里,跳出一只金钱螵,蹲下身子,好奇地观赏它的动作。
牧良身背藤篓,手里随意挥舞一根铁木,密切留意周围一切动静。
“爷爷说,草丛险,空地闲,荆棘安。我们走针刺灌木那边,安全最有保障。”
壬海终于有了结论,提出了可靠路线。
“哎呀,你小脑袋挺聪明啊。”
子书银月逗玩小昆虫,转头夸奖他。
“那当然,不过爷爷让我,一切听文哥的。”
壬海语气转折,顺溜得很。
“行,就按你说的办。”牧良肯定了他的判断。
“好咧,跟我来。”
壬海急于表功,摆出一副行家里手的样子,率先朝自己认定的方向走去。
上下左右不停观察,给人很老道的印象,还真有点狩猎世家的遗传天赋。
可惜,毕竟是第一次出道,表象到位,却忽略了细节。
就在壬海稍微放松,准备拨开一簇针刺时,脚边红枯叶下,一条红蝎子闪出,蓝光尾针,快速扎向他的绑腿空隙。
一根木棍,斜线点出,隔开了间隙,趁尾针扎入棍身之际,顺势翻转将其压在了棍下。
看清状况的壬海汗珠直流,如果挨上一下,虽然性命无忧,说不得进山行动,得终止在这里了。
牧良早有防备,故意没提醒他,也是存了给教训、长记性的心思,挫挫锐气更好指导。
子书银月快步上前,麻利地取出钳子,夹住红蝎子,小心地放入一个瓷瓶,盖好木塞扔进布袋。
壬海得了教训,挠头吐舌,乖乖地退后,插在两人中间,不敢再逞强好胜。
事实,说明了问题。
牧良也未出言责怪,走在前面一边用木棍探路,一边避开或劈断拦路的荆棘,言传身教做起了示范。
3人走走停停,相互交流,各取所需,取长补短,逐渐深入到了,一公里左右的地方。
一路上,牧良协助壬海,处置了3次小麻烦。
赶走了一条小蛇,罩住了一只大毒蜂,叉住了一条大蜈蚣。
同时主动出击,抓住了一只野兔,又替壬海捉了一只角鼠、一只鳞甲兽。
帮助子书银月,套住一只飞上小树的锦毛鸡,全都拍晕捆绑腿脚,扔进藤篓。
其实,从后半段开始,就伴随了危险。
两只独角狼,始终徘徊在50米外,或许发现牧良不好惹,等到3人开始返回后,犹豫半晌离开了。
牧良第一次领人进山,不想惹出麻烦,仅仅在安全线内,给予无形警告,令其不敢妄动。
壬海走出山林时,抬头挺胸志得意满,又恢复了神气活现的骄傲。
那些告状不成,守候在门后的小伙伴们,盯住他钢叉末端挂着的大角鼠,羡慕得要死。
这是壬海为了显摆,特意摆出的造型。
少年老成的牧良2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给予默许与配合。
至于回村后,如何吹嘘,那就不管他俩的事了。
“小文子,壬海这派头,好像跟你有得一比啊。”
子书银月想起牧良夸张本事,小声嘀咕了一句。
“这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扼制他们的自信心。”
牧良反而替壬海辩解,目光也带了一丝赞许,像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战友,看得子书银月不住翻白眼。
进入栅栏门后,一大群小屁孩子,对牧良很是敬畏,不敢上前搭讪。
等到2人离开,立马围住了壬海,将这个平常不受待见的同龄伙伴,当成了英雄。
在以实力为尊的社会,个人只有经受住了大海、山林的考验,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
这群孩子当中,壬海第一个深入山林探险,且平安归来,成为小伙伴心中的勇士,就不足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