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下,常光荣带着魏假设去小?商品城,叶烦带着耿致晔的前警卫员去甬城,张小?明和于文桃的侄子留在杭城统计货物?。
甬城情况跟叶烦说的一样,人才在国企,渔民?又不爱进厂,私企为了跟国营单位抢订单又不敢偷工减料,以至于服装厂缺人,皮鞋厂也缺人。反倒是叶烦随口提的一句模具厂还没有私企。
可能国营模具厂待遇不错,模具师傅还没想过出来?单干。
叶烦把男工交给?皮鞋厂,女工交给?服装厂。工厂老板同叶烦约法?三章,人踏实肯干,他绝不吝啬,浑水摸鱼他不会给?叶烦面子。
叶烦也是这样想的,回到首都就把此事告诉她师弟,同时给?他两家工厂地?址。
这个时节已?是寒冬腊月,韩大伟忙了小?半年身体快扛不住不敢硬撑,找张小?明借一千块钱,加上他这些年存的钱,在张小?芝音像店斜对面买一间店面。
早上卖早餐,收摊后家里收拾干净他再开门,不在乎赚多少钱,因为赚一块都是净赚。
韩大伟的店面开门三天,报纸上刊登政府令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投机倒把”和“官倒”行为。
除夕前,叶烦的人最后一次来?叶烦家拿货,见?着她就感叹幸好有一家店面办了营业执照,公?园不能摆摊可以退守店里。
于文桃的侄女婿也就是于银杏的丈夫平时在公?园摆摊,因为严打不敢出去,男人赚钱习惯了,现?在家里三天急得嘴上起泡。
于小?舅知道这事也挺心疼,就找几个儿子侄子借钱,打算在东城弄一家店面。
于文桃跟叶烦唠叨此事,叶烦道:“老婆在皇城西边,他去东边,时间长了肯定出问题。”
“这边店面贵,买不起啊。”
叶烦:“去学?校附近看看吧。不是商业街可能便宜点。”
于文桃:“买来?卖饭?咱们周围的孩子都回家吃,就是吃早餐也是在家门口啊。中学?生没钱买衣服,要是卖糖葫芦,又赚不了多少钱。”
“卖文具、玩具和工艺品。寒暑假去南方备货,平时需要去一趟就叫小?舅或者他爹妈帮着看两天。过几年还可以把俩孩子接过来?上中学?。城里教育肯定比乡里好。”
于文桃道:“村大队有个电话,我打电话跟他说一声?”
叶烦点点头。
于文桃立刻给?村里打电话。
小?舅第二天就带女婿过去看店。店主问小?舅买来?干嘛,小?舅说卖早餐。店主说生意不好。小?舅就说试试呗。
店主的一个侄子试过,不如摆摊赚钱。店主想把房子卖了添一点钱去地?段好的地?方买两间,急于出手也没漫天要价。
可是这两年房子涨了一些,小?舅的钱不够,就带着女婿去叶烦家借两千。
也幸好叶烦今年汉卡生意不错,年底算账,她贴钱给?公?司买的员工宿舍和店面都赚回来?了。
叶烦把大头存起来?,家里留了几千块,所?以于小?舅到叶烦家就拿到钱。担心钱被?偷,于小?舅直接开三蹦子载着房主过户。
过了年叶烦不需要南下,还是叫上常光荣、张小?明和魏建设带着于银杏的丈夫走一趟。
去之前于银杏把找兄弟们借的钱都交给?叶烦,又提点她丈夫,到了南方多看多听眼里有活,因为叶烦这次是特意为他去的。
叶烦这次确实没拿多少货,倒是常光荣和张小?明以及魏建设各弄一批小?商品。考虑到一起批发便宜,他们也把钱交给?叶烦。
到了车上,叶烦算账,把来?回开销加货物?上面才是真正的批发价。
叶烦到家二宝就找她:“妈妈,我的压岁钱给?你。”
“想干嘛?”叶烦问。
二宝:“你进的货让我先挑呗。
“财迷!”叶烦朝她脑门上戳一下,“我进的都是服饰。文具找常光荣,他进的多。”
二宝不禁问:“他卖衣服进那些怎么卖?”
“可能他哪个朋友也在校门口弄一家店吧。”
叶烦猜对了——
常光荣的大舅子老实,常光荣不放心他出去单干。可是店里除了亲朋来?进货那天,平时常光荣的妻子一个人就能搞定。大舅子一家不好意思?白吃白喝,总要出去打零工。
于银杏找他堂哥借钱,于文桃的侄子跟常光荣的连襟聊家常聊出此事,常光荣瞬间想到他家附近有个小?学?,小?学?对面就是中学?,如果?在路口开个文具店,即便薄利多销,一个月也能赚百十块。
常光荣用叶烦给?他的公?司分红拿下两间店面,交给?大舅子夫妻俩。一楼经营,二楼有卫生间厨房可以住人,正好他们的孩子在小?学?上学?,一家人住店里也省得跟着常光荣不自在。
春节期间,常光荣跟父兄谈到此事,他大哥很支持,认为这才是正道。
常光荣搭上叶烦才变得越来?越稳,年初六,常母就催常光荣给?于文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