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若音身边的小内监不肯代她传话。
这些是一种暗示,代表薛慎在大理寺狱的处境越来越不好的暗示。
俞知光向着虚空,轻声问了句:“影二,你还在吗?在的话,丢一颗小石子进来。”
屋外忽然传来一点动静,她眼眸一亮,站了起来,推门而来的人却是郑嬷嬷。
俞知光的期待熄灭下去,蔫头巴脑,正要跟她走,听见她波澜不惊的声调道:“太后娘娘病愈,俞娘子今日便可出宫了,赶紧收拾一下吧。”
俞知光环顾了一圈她住了这么久的厢房。
来时就没多少东西,离去时多带的,全是薛慎想着法子给她添进来的。
小夏子把背着个瘪瘪包袱皮子的俞知光领出了紫宸宫,送到宫道外头去,交给她一个楠木匣子,里头是上好的珍珠。“俞娘子这些天,伺候太后娘娘辛苦了,这些是太后娘娘的一番心意。”
宫道外,早有俞府的马车在等候,家里人急急地围拢过来,阿兄接过了她的包袱皮子和楠木匣子。
“可怜见的,脸都小了一圈。”
“跟阿娘回家,给你炖了汤,回去好好补补。”
“笙笙手上怎么回事?痛不痛啊?”
阿娘和嫂嫂你一句我一句,俞知光茫茫然地看了一圈,不见薛慎的踪影,“爹,薛慎还在狱里?”
离开紫宸宫的路上,她做了很多揣测,她还以为,还以为是薛慎安然无恙了,她才能脱离。
俞弘看着亲闺女的脸蛋憔悴了那么多,心里头对紫宸宫同样有怨怼,但面上还维持着镇定,“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回到家里再说。”
俞府里的饭桌上,俞知光还是忍不住问起来。
“祈福大典出乱子,最近参薛慎的折子很多,陛下即便有心,也不好立刻将他放出来。”俞弘语气严肃了几分,“加之今日有人往兵部检举,说薛慎养了一批私兵,屯在砚正峰以北二十里。祈福大典护卫不力,又牵扯进这忌讳里,大理寺不会轻易放人的。”
“他没有养私兵呀,他哪来的钱粮。”
俞知光连汤都顾不上喝了,搁下勺子解释:“将军府的账簿是我经手的,一笔笔都很干净清楚,爹,你能不能同陛下说说,这些都可以查的。”
“你也是的,非得这时候就说嘛,能不能让笙笙先好好吃顿饭。”俞母埋怨道。
“我这不是看笙笙着急嘛,哎,横竖这段日子,你就先在家里好好住着,哪儿也别去了,薛将军的事你别再操心了。”俞弘给她夹了一筷子菜,没敢告诉闺女,她原本住得好好的将军府,已经被查封了。
豢养死士和私兵的罪名,严重点就要往谋逆上扯,陛下还是看在他查探曹州有功的份上,才让俞知光回俞府暂避风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