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互助社“挂牌的那天,下着小雨。杨志强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被雨水打湿的招牌,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招牌是李师傅亲手做的,虽然边角有些粗糙,但每一笔每一划都透着认真。
“发什么呆呢?快进来帮忙!“林晓雯从里面探出头,头发上还沾着彩带的碎屑。
小小的办公室里挤了二十多个人,大多是曾经一起维权的工友,还有几个闻讯而来的媒体记者。老赵正站在一块白板前,用粗犷的字迹写着“劳务派遣维权讲座“几个大字。
“互助社成立后的第一个活动。“老赵看到杨志强进来,咧嘴一笑,“你小子来当主讲。“
杨志强的手心顿时沁出汗水:“我?不行不行,我哪会讲课...“
“谁说的?“林晓雯塞给他一叠资料,“你整理的这些案例多清楚,连李师傅都看懂了。“
李师傅在一旁憨厚地笑着点头。自从拿回被克扣的工资后,这个曾经胆小怕事的中年人像变了个人似的,成了互助社最积极的志愿者。
雨点敲打着窗户,室内的气氛却越来越热烈。杨志强深吸一口气,站到了临时讲台前。看着下面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他突然明白了这份责任的意义。
“大家好,我是杨志强...“他的声音起初有些发颤,但渐渐变得坚定,“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识别工资单上的'陷阱'...“
讲座结束后,一个瘦小的年轻人留了下来。他穿着某电子厂的工装,裤腿上还沾着机油。
“杨、杨哥...“年轻人怯生生地开口,“我们厂里情况跟您讲的差不多...“
他叫小王,是附近一家电子厂的劳务派遣工。听了讲座后,他鼓起勇气留下来求助。
杨志强给他倒了杯热水:“慢慢说,怎么回事?“
原来,小王所在的工厂通过“绩效奖金“的名目克扣工资,实际到手的钱比合同约定的少了两成。更过分的是,工厂要求他们签“自愿放弃社保声明“。
“我们组长说,不签就滚蛋...“小王的声音越来越小。
林晓雯气得拍桌:“这是严重违法!“她立刻拿出投诉表格,“我们可以帮你向劳动局反映。“
小王却犹豫了:“可是...厂里说谁闹事就开除谁...“
老赵走过来,拍拍小王的肩膀:“小伙子,你看看我们。“他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媒体报道,“半年前,我们也跟你一样害怕。“
杨志强接过话:“维权的确需要勇气,但你不是一个人。“他拿出手机,调出一个案例,“你看,上个月我们刚帮玩具厂的十几个工友要回了社保补偿。“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进办公室。小王看着墙上“工友互助社“的招牌,又看看眼前这群人真诚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
“我...我想试试...“
小王的事还没解决,互助社又陆续接到几个类似的求助。杨志强发现,劳务派遣领域的违法现象远比他们想象的普遍,手法也更加隐蔽。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天晚上加班整理案例时,杨志强揉着发酸的眼睛说,“我们一个个案子处理,根本赶不上新问题出现的速度。“
林晓雯从电脑前抬起头:“你有什么想法?“
“预防比补救更重要。“杨志强走到白板前,写下“工友课堂“四个字,“我们应该定期进工厂做普法宣传,让工人们提前知道自己的权利。“
老赵眼睛一亮:“好主意!但工厂会让咱们进去吗?“
“不一定以维权名义。“林晓雯推了推眼镜,“可以用'安全生产培训'或者'职业发展规划'的名义。“
计划很快成型。他们联系了几家对工人权益相对重视的企业,提出免费提供培训课程。令人意外的是,有两家企业当场答应了。
“人事经理说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培训师。“林晓雯挂掉电话,一脸不可思议,“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
杨志强笑了:“那就先不讲维权,讲讲劳动合同的基本常识总可以吧?“
第一场培训定在下周三,是一家制衣厂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杨志强和林晓雯熬了几个通宵准备课件,老赵则负责扮演“刁钻学员“,给他们出难题。
“如果工厂要求我们自愿加班怎么办?“老赵粗着嗓子问。
“劳动法规定...“杨志强对答如流。
“要是发现工资算少了怎么查?“
“首先核对考勤记录...“
问答演练持续到深夜。当杨志强终于能够流利解答老赵提出的各种问题时,窗外已经泛起鱼肚白。
周三早晨,杨志强站在制衣厂培训室的讲台上,双腿微微发抖。台下坐着五十多名新入职的工人,大多和他年纪相仿,眼神中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和迷茫。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劳动合同那些事儿...“
课程进行得很顺利。杨志强从最基础的劳动合同签订注意事项讲起,逐步深入到工资组成、加班费计算等敏感话题。令他意外的是,工厂的人事主管不仅没有喊停,反而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
“这个问题问得好。“杨志强指向一个举手的女工,“'公司要求我们签空白合同怎么办?'答案是——绝对不要签!“
他趁机展开:“劳动合同必须写明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关键信息,而且要一式两份,劳动者自己保留一份...“
课间休息时,几个工人围上来咨询。杨志强耐心解答,同时小心把握分寸,避免显得太过“维权导向“。
“老师,“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小声问,“如果公司不给我们交社保,去哪里投诉啊?“
杨志强正要回答,余光瞥见人事主管走了过来,立刻调整了说辞:“首先建议和公司友好沟通,也许只是经办人员疏忽...“
人事主管递给他一瓶水:“杨老师,讲得真好。我们厂确实有些新员工对基本权益都不了解。“
回互助社的路上,林晓雯兴奋地说:“有门儿!人事主管约我们下周再去,说要给管理层也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