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的风,依旧清冽。
凌清竹身上的气息愈发内敛,那柄无形的“红尘一剑”被她藏于心海,整个人看上去,除了气质依旧清冷绝尘外,与寻常女子再无二致。
下山的路上,她一直很沉默。
直到我们回到那辆普通的越野车旁,她才停下脚步,转向我,神色前所未有的郑重。
“先生。”她再次行了一个道家稽首,这一次,却不是为了感谢,而是为了告别。
“我想,我该回去了。”
我并不意外,只是平静地看着她。
她缓缓说道:“此次下山,清竹收获之大,远超百年苦修。如今道心初成,剑意新悟,需回山门闭关,将此番感悟彻底融入蜀山剑法之中,方不负此行。”
她的理由很充分,也很真诚。修行者,有所得,必有所守,有所固。急于求成,反而会根基不稳。
“阿爹,清竹姐姐要走了吗?”一一拉着我的衣角,仰着小脸问道,大眼睛里满是不舍。这几个月的相处,她早已习惯了这位漂亮得像仙女,话不多却很温柔的大姐姐。
凌清竹蹲下身,轻轻摸了摸一一的头,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第一次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纯粹的温柔。
“是啊,姐姐要回家了。”她从怀中取出一枚温润的玉佩,玉质通透,上面刻着一柄小小的剑形图案,隐有流光。“一一,这个送给你,戴在身上,可保你平安康健,不受邪祟侵扰。”
这不仅仅是一枚护身符,更是她这位蜀山新晋高人,蕴含了一丝本命剑意的信物,其价值,无可估量。
一一乖巧地接过来:“谢谢清竹姐姐。”
凌清竹站起身,最后看向我,目光澄澈:“先生,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清竹此去,不知何日才能再聆听先生教诲。”
“去吧。”我看着远方的天际线,淡淡地说道,“你的道,在蜀山,也在天下。何时想走,便走;何时想来,便来。缘分二字,无需强求。”
“清竹,明白了。”
她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仿佛要将我的样子刻在心里。随后,她不再犹豫,转身向着远方走去。她的身影,在旷野之中,渐行渐远,几步之后,便化作一道微不可察的流光,冲天而起,消失在天际。
她走得干脆利落,不带一丝拖泥带水。这,才是剑仙的风采。
“阿爹,清竹姐姐会回来看我们吗?”一一望着天空,喃喃地问。
“有缘,会的。”我发动了汽车,调转车头,向着与来时完全相反的方向驶去。
“那我们现在去哪里?”
“我们去江南。”我看着前方,语气带着一丝向往,“去一个有小桥、有流水、有乌篷船的地方。一一不是想看吗?”
“想!”一一的注意力立刻被新的目的地吸引,离别的伤感,被对未来的期待所冲淡。
车轮滚滚,我们告别了西部的苍茫与壮阔,向着东部的温婉与细腻,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