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先生,请坐。”方明海坐回沙发,重新拿起咖啡杯,但眼神里那种漫不经心的审视已经完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商人间探讨生意的严肃与专注。
他没有急着喝,而是饶有兴致地看向秦远。
“你刚才的话,很有意思。说说看,你想怎么合作?”
秦远也不再拘谨,淡然道:“方先生,这趟莫斯科之行,让我摸清了一些门道。”
“苏联那边,现在最吃香的是什么?”
“是时髦的美国货!”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比如说牛仔裤,只要是美式的、做旧处理的水洗牛仔裤!”
“还有那种硬朗、带着机车风的黑色短款皮夹克!”
“在莫斯科的市场里,越是这样带着明显‘美国标签’的货,越是供不应求,价格高,还抢破头!”
他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敲击着茶几边缘,条理清晰:
“你就说我们带过去的苹果牌牛仔裤,质量比李维斯差吗?未必。”
“但就因为挂了个‘苹果牌’,是‘中国南方最新款’,价格就比李维斯便宜两成!但仍然供不应求。”
方明海微微颔首,作为港岛商人,他太了解品牌附加值和“崇洋”心理的力量了。
方明海眼中精光一闪。
作为盘踞港岛、连接内陆与世界的商人,他对国际流行风向的把握远非普通人可比。
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继续说。”
“所以,”秦远思路清晰,直奔主题,“我想请方先生帮个忙。利用您在港岛和广州的资源,组织生产一批纯正美式风格的衣服。”
“皮夹克,不用太厚重的真皮,人造革、优质的仿皮都可以,关键是版型要正,要硬挺,肩膀线条要挺括,拉链要粗犷闪亮!”
“牛仔裤也一样,布料要厚实,最好能做一些水洗磨白、局部破洞或者猫须处理的做旧效果,就是要那种地道的美式‘浪子’感觉!”
方明海听得连连点头,这正是他所熟悉的国际流行元素的本地化应用。
但他还是敏锐地抓住了关键点,抛出一个试探性的问题:“很有见地。“
“那…秦先生打算用这些货色,去赚苏联人的卢布?量呢?”
“赚卢布是一方面,”秦远淡淡一笑,语出惊人:“我想要的,还不止于此!”
他直视着方明海,抛出了酝酿已久的核心策略:“方先生,我想请您帮我做的这批货,最好能打上一个特别的标记。”
他微微一顿:“然后,我会将它们‘出口’到苏联!”
“由我的渠道销售出去,在莫斯科市场打响品牌!”
“出口?”方明海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遍,隐约捕捉到了什么,但还未完全清晰。
“对,‘出口’!”秦远眼中闪烁,“等这批货在苏联市场打出名气,成为苏联人眼中时髦的‘舶来品’象征之后…”
他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如同叩击在方明海心坎上:“我们再将其,运回来!运回国内!”
“方先生您在国内,尤其是北方的各大城市铺设销售网络时,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宣称——这是咱们自己生产的、远销苏联、风靡莫斯科的畅销品牌!”
“现在‘出口转内销’,回馈国内市场!”
出口转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