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子一直跟在秦远身边,看他跑了一家又一家百货商店。
满脑子的疑问,不知道秦远在找什么。
“远哥,我们要找什么?你告诉我,我和你一起找。”
秦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径直走向柜台后面一个穿着蓝色制服、面容有些刻板的中年女售货员。
“打扰一下,同志。”秦远用刚学不久的俄语,流利开口,“你们这里有格瓦斯吗?”
女售货员正低头整理票据,闻言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脸上露出一丝明显的困惑。
“格瓦斯?”她重复了一遍,明显在回忆什么,“没有。商店里早就不卖格瓦斯了。也许乡下有些老太太会自己酿。”
秦远心中一动,追问道:“为什么?以前不是有的吗?”
女售货员撇了撇嘴:“以前?是有过,但味道根本难以保证!有时酸,有时苦,有时甜。好喝的格瓦斯,数量太少了。”
“现在除了那些酒鬼,谁还喝那玩意儿?”
这就对了!
没有工业化生产!品质无法保证!
这就是计划经济下格瓦斯消失的根本原因!
玉米大帝的推广失败,不仅因为口感改良问题,更在于没有建立稳定、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体系。
秦远心中的火焰瞬间被点燃,他的猜测完全得到了印证!
“谢谢。”秦远压下翻涌的情绪,对女售货员点点头,转身拉着还在云里雾里的刚子快步离开了商店。
“远哥,格…格瓦斯是啥玩意儿?你找它干嘛?”刚子终于忍不住问道。
“一种饮料,”秦远脚步不停,“一种能让咱们在莫斯柯站稳脚跟,甚至撬动更大生意的宝藏!”
“走,回去再说!”
估摸着时间,老张头应该回来了。
两人匆匆赶回旅馆。
刚推开房间门,果然就看到了老张头还有大斌子。
而除了他们两人之外,房间里还多了一个陌生人。
这是个典型的斯拉夫青年,约莫二十七八岁,身材高大但有些瘦削,穿着一件半旧的灰色工装外套,金发微卷,蓝灰色的眼睛里带着一丝谨慎。
他拘谨坐在房间唯一一把椅子上,看到秦远进来,立刻站起来,同时双目也在秦远身上打量着。
“远子,回来了?”
老张头脸上带着一丝风尘仆仆后的放松,指着那青年介绍道,“这就是我那老伙计的外甥,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在契卡市场那边的仓库区管着几个库房,算是个小头目。”
他又对瓦西里用磕磕绊绊的俄语夹杂着手势介绍:“瓦西里,这是我跟你提过的,秦远,我们的头儿。”
“您好,秦远。”瓦西里有些生硬地用中文发音叫出秦远名字,伸出手。
他的手掌宽大有力,但皮肤粗糙,带着长期干体力活的痕迹。
“您好,瓦西里·伊万诺夫。”
秦远微笑着用清晰的俄语回应,有力地握了握对方的手。
这流利的俄语让瓦西里明显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对秦远这个“外国商人”的俄语水平明显感到意外。
原本的拘谨,也是稍稍缓解了些。
“他俄语说得很好!”瓦西里忍不住对老张头低声说了一句。
老张头摸了摸稀疏的胡子,淡笑道:“这小子本事大着呢!”
寒暄过后,众人落座。
秦远示意大斌子给瓦西里倒了杯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