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自然是一下子就听出了张居正的意思。
张居正刚考中进士,也是热血青年,曾经上《论时政疏》针砭时弊。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力量太小,因为不得志曾经病退了一段时间,后来再入翰林院的时候,就开始韬光养晦,跟随徐阶的脚步。
张居正这是拿自己的经历,来劝说苏泽,不要参与内阁的争斗。
当年严嵩权势煊天,最后落到一个“寄食墓舍以死”的下场。
张居正也是在点苏泽,别看高拱如今得势,可朝堂局势瞬息万变,一旦高拱失势,苏泽跟着高拱这么紧,那肯定要被清算。
这就是士大夫所谓的“乱世隐,盛世出”,张居正是在点苏泽,让他不要贸然介入高层的斗争中。
苏泽对此当然不以为然。
穿越前他就在隐,现在穿越了,又有了金手指,难道还要隐?
但张居正是长辈,又是上司,他这样放低姿态劝说苏泽,苏泽当然要有所回应。
苏泽说道:
“学士,末学幼年曾就读书院,书院有一楹联,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张居正听完眼睛一亮,连忙问道:
“这是哪位大儒所提?”
苏泽摇头说道:
“年代久远,不可考也。”
“苏泽以此联为戒,范文正公也曰‘处庙堂之高,则忧其君’,苏某上疏并非为了自身功名,而是为了国事计。”
“众臣谋身,何人谋国?但为国计,不计生死。”
听到苏泽这么说,张居正也不再多劝,神情复杂的看向苏泽,就转身离开了史馆。
苏泽知道这次交谈,自己的“人设”是立住了。
混过职场的朋友都知道,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人设”。
无论什么样的职场,最终决定事情的还是“人”。
人就有自己的好恶,古今中外都有人情世故。
私人交往自然是一种方法,但是在和领导靠近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立好人设。
当然,这个人设不是随便立的。
马上要主政的高拱,和历史上会在神宗朝主政的张居正,这两人都是实干派的政治家。
所以他们更加看重实干人才。
苏泽将自己敢于任事,能够做事的人设立起来,就算是在政治上和张居正产生冲突,他也会顾念自己的能力放过自己。
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张居正比苏泽何止官大一级。
如果张居正真的要压制苏泽,就算是苏泽真的完全站队投靠高拱,也能在他的升迁中造成阻碍。
实干的人设立起来,张居正就算不提拔自己,也不会刁难自己。
对于才官居七品的苏泽来说,这样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