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树德在京师做官,都是住在兄长陆树声家中的。
陆树声是嘉靖二十年的会试第一,如今官至吏部右侍郎,在京师也算是挤进了重臣行列。
陆树德和陆树声虽然是兄弟,但是两人年龄相差十三岁,而陆树德小时候也是在兄长陆树声指导下读书的,所以两人虽然是兄弟,但是却更像是师生。
陆树德对兄长很敬重,做官以后也对兄长的教导言听计从。
但是今天陆树德一回家,却发现陆树声正在打点行李。
“兄长,您这是?”
陆树声见到弟弟,又闻到了他身上的酒气,开口训斥道:
“你身为科道言官,还整日醉酒,立身不正,如何垂范天下?又要如何正谏君王?”
陆树德知道兄长又要训斥自己,他连忙问道:
“兄长这是在干嘛?”
陆树声说道:
“哎,为兄已经向陛下辞官,今日就要归乡。”
“啊?”
陆树德看向兄长,连忙问道:
“父母都已经过世,兄长为何现在就要归乡?”
陆树声今年六十岁,这个年纪在明代大臣中中规中矩,而大明也没有明确的致仕退休年龄。
徐阁老比陆树声还要大六岁,依然当着内阁首辅,而严嵩更是在阁老的位置上坐到了82岁才倒台。
陆树声说道:
“兄长身体不好,所以向陛下请辞归乡养病。”
说完这些,陆树声看向弟弟说道:
“最近南京六科有缺,你要不要去?”
陆树德这下子明白了,兄长这根本不是回乡养病,而是看出了朝廷将有风暴,找个理由从京师跑路。
甚至还想让自己也一起跑。
陆树德不明白兄长为什么如此风声鹤唳,难道是因为徐阶和高拱的争斗?
就算是辅臣之间的争斗,也不至于要归乡啊?
而且如今内阁四人,张居正是徐阶的弟子,陈以勤虽然不站队,但是也和高拱有旧怨。
徐阶的门生故吏遍布朝堂,三打一还怎么输?
在陆树德看来,高拱不过是仗着皇帝的宠信,才能在内阁立足,以徐阁老的手腕,很快就能将他再次赶回老家。
自己兄长是吏部右侍郎,是清流安插在吏部,牵制高拱的骨干,怎么能撂挑子回乡呢?
兄长你不要进步,我还要进步呢!
看到弟弟的表情,陆树声明白了弟弟的想法,他叹息一声说道:
“你舍不得京师的荣华富贵,这座宅子就留给你了。”
说完这些,陆树声也懒得再劝,直接吩咐管家加紧打点行囊,明日一早城门开了,就立刻启程离京。
-----------------
次日,陆树德浑浑噩噩的来到了六科廊,昨日聚会的同僚凑上来,对着陆树德说道:
“陆兄,你的奏疏写好了吗?”
陆树德这才想起来,昨日约着要一起弹劾苏泽的,他连忙拿起桌上的空白题本说道:
“我兄长辞官离京,昨日我帮着他打点行李的,这就写,这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