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徐氏家族信托(补一章)
徐氏家族1号信托,徐氏家族2号信托,徐氏家族3号信托和徐氏家族5号信托。
‘4’这个数字不吉利,被他放弃了。
1号信托注册在京城,包含了汉华、鸿蒙和新世纪地产,留给他跟姜晓阳的后代。
2号信托注册在香江,包含了健力宝集团和企鹅,留给他跟乔玉会的后代。
3号信托注册在首尔,包含海力士,留给他跟孙氏姐妹的后代。
5号信托注册在新加坡,包含泰华国际集团,留给他跟安凯月的后代。
他更改泰华的注册地,放弃原本只投资一线和二线城市,开始大范围的扩张泰华商业地产,也是因为这个考虑。
几块商业地皮跟40亿美元的高科技投资没有任何可比性。
因为他高价收购了左邻右舍的八座四合院,然后全部打通后,后院的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520平米。
“晓平哥,不给我介绍介绍?”
“我感受到了锡无的诚意,也很乐意在你们这里投资。”
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常青基金也称为永续资本基金或永久资本工具,它是一种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的,没有固定期限的风险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姜晓平连忙半转身,指着一个穿着带着黑框眼镜,约莫五十多岁,身材精瘦的中年人道。
他这一解释,众人也明白过来。
客户自然也更多了。
随着赚的钱越来越多,单纯的赚钱已经很难激起他奋斗的动力。
李领导颔首后,“除了地皮,徐先生还有其它要求吗?”
常青基金的优点就是可以保证投资的连续性。
“翻台率怎么样?”
“徐先生。”
推门进去,连通的一百五十平左右的空间内摆放着精美的艺术品,显得很有格调。
“地皮是唯一的要求。”徐良微笑道。
姜晓平会意,连忙指着下一位穿着灰色夹克,身材高大,国字脸的中年人道。
开车跟陆觉一起来到四喜酒楼。
“嗯。”
整个03年,一個京城四喜楼的营业额,就突破了6000万华夏币。
“徐先生,这件事我们恐怕要商量一下才能给伱答案。”李领导道。
“天字1号包间的客人来了吗?”
“徐先生,据我所知,汉华资本旗下的木星基金是一支对外募集的PE投资基金,以投资C+轮的企业为主,这次怎么突然投资半导体了?”
“事关重大,我们也是慎重使然,还望徐先生不要怪罪。”
很快,穿着旗袍的漂亮小姐姐,用精湛的手法为两人表演了一番茶艺后,把泡好的茶汤放到了两人面前。
虽然只是斟斟茶,倒倒酒,但搭配美丽的容貌和旗袍,在周围低调奢华有内涵的环境衬托下,格调一下就上来了。
“比平时好?过年没影响吗?”徐良诧异道。
以期获得投资标的的长期收益。
“已经做好了,也联系好了施工方,等过完年就可以动手。”
因为事关重大,简单抿了口茶后,李领导便迫不及待道。
政界上的人都喜欢稳定,没有固定退出期限的常青基金,明显更对他们胃口。
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等着看你成绩。”
答应一声,漂亮小姐姐走到角落里用对讲跟自己经历交代清楚后,便重新走回来,继续为两人服务。
“大家进来坐吧。”
“徐良?”
赵惜君连连点头。
姜晓平招呼一声,满脸喜色的走了过来。
陆觉点头后坐了下来。
赵惜君笑道:“过年出门走亲戚的多。很多人家里坐不开,或者懒得自己动手,就跑咱们这了。”
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华夏币。
“你忙吧,客人来了,引到我包间来。”
不过今天的谈判不是他主导。
“徐良,这位是我们苏省主管招商引资的李领导。”
“李领导,你好。”
苏省的金陵、苏州和无锡都是我们的投资重点。”徐良微笑道。
朝他点了点头后,徐良看向他身后的众人。
徐良微笑颔首。
“常青基金?”
赵刚神色透出一丝激动,“我们一定不会让徐先生失望。”
想了想还是算了,Facebook和Twitter刚刚开始发展,距离成长起来还早得很,暂时不用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