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59章 新生里有个大作家

第59章 新生里有个大作家(1 / 2)

“跟吃糖一样将外面的纸剥了,放在嘴里面嚼,刚开始这味道跟糖差不多,嚼到最后糖味没了先不要吐,一会儿我再教你!”

刘一民手里面拿着一盒泡泡糖,正在教刘振云如何吃。刚才那名燕京的学生吃的是口香糖,刘振云没有见过,他觉得嘴里一直嚼东西是老家的牛棚里才会出现的事儿。

刘一民看了一下女同学手里面拿着的盒子,发现是口香糖。转头回去问售货员,结果只有沪市生产的天山牌泡泡糖,一盒要三块钱,里面有100个。三块钱能在燕大吃一星期的饭了,妥妥的贵族商品。

刚才已经觉得刘一民很阔了,刘振云现在才发现刘一民是真阔。三块钱拿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掏钱的动作感觉自己一辈子都学不会。

刘一民在家里买完自行车后还剩下两百块钱,《高考1977》这篇五万字的小说,千字六块的标准,总共三百块钱的稿费。兜里一共有五百块钱,来燕京的时候给家里留了一百块钱,买了一些日用品还有其它花费,现在兜里还有三百七十块。

兜里面的自行车票最近就打算将它兑成实物,买完手里面就剩不到两百块钱了。刘一民感叹道他挣钱已经很快了,但花钱的速度也快!

回到宿舍,室友陈大志正在宿舍里面哐当哐当,手里面拿着小锤,嘴里面噙着铁钉。李学勤告诉他们,这是隔壁宿舍的桌椅,中文系的老师刚才来看新生,发现一些桌椅和床板没修好,陈大志刚好是木匠出身,于是拉着他给大家修。

刘一民将泡泡糖给大家尝了尝,大家都没见过泡泡糖这新奇玩意儿,只在沪市、燕京这种大城市才有。生产口香糖和泡泡糖的企业少,一是产量低,第二是相当一部分的产量直接被民航局给预定了,极少一部分流入各大商场和供销社。

改革开放后倒是上来了,但是这些工厂又承担了创汇的任务,大部分出口了,国内依然稀缺。眼睛一直盯着国外,转身一看被偷家了,国外的糖企打进来了。

接下来整个宿舍都在刘一民的带领下吹泡泡,陈大志本来嘴里面噙着铁钉,现在也变成了泡泡。等中文系的老师满头大汗地又拿着一包铁钉进来的时候,看到此起彼伏的泡泡笑出了声。

“哪位是刘一民同学?”中文系的老师看了看刘一民和刘振云,笑着问道。

“老师,我是刘一民!”

中文系的老师热情地伸出手说道:“欢迎你来到燕大,刘一民同学。”接着看向刘振云说道:“那你就是刘振云同学了?”

刘振云本来是靠在铁架子上跟大家聊天,赶紧直起身子点了点头。

“你们这个宿舍了不起啊,不是全省文科第一,就是地区文科第一。尤其是刘一民同学,咱们中文系是燕大招生分数最高的专业,刘一民的分数在咱们系是最高的。据我所知,咱们校也没听说有比刘一民同学高的。

不知道你们熟悉了没有,刘一民同学不仅仅考的好,写作水平也好。他是《驴得水》和《高考1977》的作者。李学勤你别瞪眼,你手里不正拿着这期的《人民文艺》吗?”

中文系的老师从李学勤的手里面拿过这期的《人民文艺》,并将他翻到《高考1977》这一页,指着上面的“刘一民”三个字让大家都瞅了瞅。

“咱们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培养文学评论家,因为真正的作家是没有办法培养的。但对于一名作家来说,上北大中文系对于他文学水平的提高将是十分重要的。你们几个要多向刘一民同学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咱们燕大的吴组缃教授、朱光遣教授、杨诲教授等等,随便推出来一位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希望你们在燕大有所成长。”

中文系的老师将杂志递还给李学勤的手里面,关心地问陈大志能不能修好,不能的话只能明天找校工了。陈大志擦了擦汗,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能够修好。

最新小说: 锁玉腰 听懂毛茸茸,我直播种地带飞全村 逃婚农女娇软,深陷五兄弟修罗场 结婚七年,妻子让给男秘书让位 随妈改嫁:我成了军区大院的团宠 烬夜藏欢 贫道要考大学 不敢折柳枝 年代锦鲤福运旺,糙汉一家宠上天 半岛:从躲在idol衣柜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