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54章 艾清:讲得好!(求追读)

第54章 艾清:讲得好!(求追读)(1 / 2)

编辑部内,艾清正坐在严晨的办公室聊天,两个人在谈论目前的文坛。艾清从疆省回到燕京,但还没有被撕掉标签。

先是聊了一些还没有回来的老朋友,接着聊起了诗坛的新一代诗人。

“北島这位年轻人,我见过,在诗歌上很有灵气,你们要多刊登和培养一些年轻人,他们才是诗坛的未来,至于我们这些老家伙,迟早是要腐朽到土地里面。”

北島和艾清很早就见过,对这位年轻人艾清是非常赏识,甚至朦胧诗的兴起跟艾清的支持有一定的关系。

他这个时候不会想到,他之后会被批评为“诗坛霸王”。

“老艾,你能回来,真为你感到高兴。文学界百废待兴,老张亲自在《人民文艺》坐镇,等时机成熟,你来《诗刊》怎么样?”

“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不过《诗刊》还是靠你们,老邹就做的不错!”

刘一民很早就到了,听他们在里面聊的很热烈就没有进去,一群瓜子里面加个花生,不仅瓜子别扭,花生也别扭。

“一民,艾清先生可是十分看重你,你一定要给咱们豫省文学界争光。”

葛落给刘一民倒了一杯水,里面泡着他爱人去年秋天采摘后晒干的菊花。野菊花不能泡太久,泡久了非常苦。

如今文坛里,豫省的知名作家和诗人少之又少,想当年的李杜白之乡,文气没落到这种地步,葛落想起就痛心,所以每次看到刘一民,他总是感到格外的亲切。

葛落觉得在燕京碰见个潜力巨大的老乡,就跟74年援建坦赞铁路时在非洲碰见一个陌生的中国人一样难。

刘一民微微一笑,感谢起了他的菊花茶。

邹获凡背着从作协借来的相机来到编辑部,看到刘一民正在跟葛落聊天,于是说道:“一民,走,咱们两个一起进去。”

邹获凡推门进去后,就冲着艾清介绍道:“老艾同志,这就是刘一民同志。”

艾清打量了一下刘一民,主动伸出了手说道:“我刚才在讲台上看到了你,你旁边坐的是《人民文艺》的小崔吧。”

刘一民一愣,没想到艾清竟然注意到了自己,笑着点头:“崔道逸同志是我师兄,刚才在催稿。”

“看见没,我才不来《诗刊》,要是来了,跟小崔一样,也成为烦人的编辑了,整天催稿。年轻人,你是不知道,以前啊我也经常遇到这些问题,明明没灵感,非得约稿。我总不能应付了事,小同志,我理解你的感受。”

“艾老,见到您很激动,刚才人多,本来想上去握手的,但是又不擅长往前挤。您的《大堰河——我的母亲》和《我爱这片土地》是我最喜欢的两首。”

艾清听到刘一民这样说,挑了挑眉毛,看了一眼旁边的严辰和邹获凡,饶有兴趣地说道:“哦?你讲一讲?”

“我觉得不管是诗歌还有现实主义的小说,都跟我们这片土地、人民、国家、时代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有紧紧扎根在土地里面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人民的作品。这两首诗写于国家积贫积弱的时代,歌颂了土地和人民还有对国家的爱。

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才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力量,如果不热爱这片土地,脱离了这片土壤和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我不知道我们能走向何方!”

刘一民讲的时候,艾清放在身后的手慢慢移到了身前,本来略带轻松微弯的身体逐渐挺了起来,他恍然间有一种感觉,刘一民像是他的同龄人,也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

跟北島聊天的时候,这群年轻人可不会这样说,他们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内心世界,阴郁的风格他并不喜欢,但也不是很讨厌,只觉得这是不同的性格和成长背景造成的。

还有就是一种长辈对待晚辈的慈爱,前辈对待后辈的居高临下的包容,所以愿意支持这些年轻人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最新小说: 锁玉腰 听懂毛茸茸,我直播种地带飞全村 逃婚农女娇软,深陷五兄弟修罗场 结婚七年,妻子让给男秘书让位 随妈改嫁:我成了军区大院的团宠 烬夜藏欢 贫道要考大学 不敢折柳枝 年代锦鲤福运旺,糙汉一家宠上天 半岛:从躲在idol衣柜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