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给我找到他(2 / 2)

“作家?咱们县的作家不都在这儿了吗?”一道不咸不淡略带调侃的声音响起。

老张不用看都知道是谁,说话的是正在看报纸的老头,一身青色的中山装洗的发白,脚上穿的是千层底布鞋。这么热的天,中山装愣是不舍得脱下来。

灰白色的前进帽戴的整整齐齐,戴着一双褐色的老花镜,两根支架后面绑着一根绳子。他叫老李,就是那名收到改稿信的作者。

自从那次事情后,一直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说话总是阴阳怪气。

老张没有搭理老李,而是兴奋地说道:“天大的喜事儿,咱们县有作家在《人民文艺》上发表了一篇中篇小说,而且《人民文艺》的编辑崔道逸同志,还专门配了一篇评论,足以可见这部小说的份量。”

“什么?”老李“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快步走上前,一把就抢过了老张手里的《人民文艺》。

其余几个穿着背心摇着蒲扇下象棋的作家再也没有下棋的兴致了,也都一下子围了过来,争先恐后地想要看一看。

等到大家都看完了,老张再次说道:“大家都谈谈,这篇文章怎么样?”

“不过尔尔!”老李淡淡地说道。身子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松松垮垮的靠在椅子上,而是坐的笔直。

接着又不服气地说道:“要是我的那篇能发....”

“老李,你的那篇?你的那篇有刘作家写的好?刘作家的文章,从小处落笔,立意则到高处寻,嬉笑谩骂,文字质朴有力,关键是批判性强。”文化馆的老王立马堵住了老李的嘴。

老李冷哼一声,自知说的在理,铁青着脸不再说话。

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也是有歧视链的。大家往往更推崇批判性的文学作品,而非纯粹的通俗小说。

你不管是批判了什么,反正在文字里你得批判点什么东西,当然你要是批判错了....

“写的确实好,要不然崔道逸同志也不会这么重视,崔道逸同志在文学界的份量大家都是知道的。不管怎么说,这对咱们汝县文坛来说那是一个喜讯。

不过,谁听说过刘一民同志?”老张笑着问道。

“不认识!”

“没听说过!”

老张皱紧了眉头,汝县出了一名大作家,自己身为文化馆的馆长却不清楚,上级要是无意中问起,那可是自己的工作失误。

关键是,文化馆正需要这样的人撑起来,他暗自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将人要到文化馆里面。

“馆长,你这样一说,我突然想起来。我前阵子跟石岭公社的文化干事聊天,听他无意中说起,有几个生产大队的人在传当地出了一个作家。

他当时说的时候我也没在意,现在一想,有没有可能就是石岭公社的人,只是具体是哪个生产队的人却不知道。”

听到后,老张当即下定决心:“那这样?小刘,小王,老孙,你们三个去石岭公社寻找刘一民同志,馆里面给你们补贴。”

“要是找不到?”老孙当即面露苦涩。

“找不到你们别回来了!你们要发扬不怕苦的革命精神,也是你们向刘一民同志学习的机会,找到他就说咱们文化馆要请他做报告!”

最新小说: 重生八零,穿成恶毒女配后躺赢 公主千秋,长乐无极 华娱,这个顶流不讲武德 穿成豪门后妈,玄学大佬杀疯了 误嫁凶悍武将后 影帝老公要离婚?可我才穿越啊 锁玉腰 听懂毛茸茸,我直播种地带飞全村 逃婚农女娇软,深陷五兄弟修罗场 结婚七年,妻子让给男秘书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