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大人摆摆手打断她的话:“出京躲避并不是办法,在京城,天子脚下,有什么事情还能有个缓和。若是去了外面,就是哪天死在了土匪手里也不一定。再者,遇上事儿就躲着,有了好处就赶紧回来,那我们算什么?耿家的男儿,就跟那狗一样吗?”
扔一根肉骨头就回来,没有吃的立马转头走。
这样的品性,以后上位者敢用吗?
耿家好不容易出来个贵妃,耿家男人不说抓住这机会,将自身给强大起来,日后壮大家族,光耀门庭,结果是要做个吃软饭的小人?那耿家的富贵,顶多也就维持三十年。
这三十年,还必须得是耿文华活着,受宠。
一旦耿文华失宠,耿家就得像是老鼠一样灰溜溜的被赶回到老鼠洞里。若是耿文华死了,耿家现在强撑起来的荣华富贵也会像是烟雾,一下子就散开。
耿家想要长成大树,就要先将自己的根给扎深。
遇事儿就跑,那你永远扎不下这根。
所以耿大人立马拒绝:“这事儿也并不能迁怒你,是因着我和你大哥都没有考虑周全,前面有三阿哥做例子,我们竟还是觉得天下太平,这是我们的疏忽。再者,你在宫里受宠,我们本来也该小心谨慎,你大哥若是上朝的时候是坐着轿子去,也就不会有如今这事儿了。”
上朝这事儿呢,武将骑马,文官坐马车,但都是到宫门口停下,随后走路进宫,再在金水桥下面整理衣服仪容,等着时间到,就上金水桥等着。
耿家现在算是文臣,以前耿大人做管领算是稍微和武将沾边一点儿,但耿大哥做的是管理八旗内务的事儿,算是子承父业,但又稍微偏移了点儿,所以那沾的一点儿边儿也没了,耿大哥算是文臣了。
文臣嘛,坐马车,坐轿子,都行。
但因为耿大人做过管领,所以耿大哥是更偏爱于骑马的,他自小也是学了骑射的。
人家要算计他,必然是早就打听过他的习惯。
所以耿大人才说是疏忽了:“严格守着规矩,也就不会出意外了。落到如今这地步,也算是咱们自己的缘故,怨不得他人,更怨不得娘娘。”
这么说是为了宽耿文华的心。
更文虎心知肚明,顿了顿就说到:“先看看太医如何说吧,若是太医没法子……”
日后耿大哥只能做个残疾人,那耿文华就需得想个法子了。残疾人是不能入朝为官的,但做个幕僚,做个管事,这还是可行的。
再不济……她打听打听西洋那边的手术法子,看有没有截肢,然后安装义肢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