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氏忙应了,又有些不好意思:“也是儿媳的错,竟是没发现……”
一个是没发现宜太妃生病的事儿,让宜太妃那边抓了个大大的把柄。一个是没发现九阿哥在宫里安插人手的事情,她原以为安抚好了五福晋,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呢。
太后就笑道:“这有时候,遮掩并不是最好的法子。你大大方方的,该请太医请太医,该处置就处置,反而才让人说不出什么话来。”
那拉氏受教的点头应了。
因着老九也算是以自己为例子,给众人上了一课——胤禛并不会顾忌热孝就不处置人,所以接下来的几天,倒是风平浪静的。
然而等过了年,胤禛的几道圣旨发出来,朝堂上就不是那么平静了。
首先是册封了十三为怡亲王,还一步到位,直接册封了铁帽子王。这简直就是……本来十三因着康熙的缘故,在众兄弟里面属于矮子,结果一下子被胤禛给拉拔出来老高,站在了众兄弟脑袋顶上。
别说是老八他们了,就是老三这种老一辈儿兄长,见了十三都得低头行礼——老三现在还是个诚郡王呢。
随后是册封了十五为郡王,十六为郡王,十七为郡王。
好家伙,就跟大批发,郡王这爵位不值钱一样,一下子发出去三个。更显得前面身为贝勒的老十,贬为贝子的老九,越发的气短了。
再就是世子爵位,先后册封了老三老五家的嫡出为世子,老七家的长子为世子,然后是十三十四家的嫡子为世子。转一圈,算是将侄子们给册封了一下。
老九心里会如何想,别人是不知道的,但八阿哥心里肯定不会好受。因为这一圈册封下来,唯独他和老九,老十,这三家的儿子没得到册封。
老九没有嫡子也就算了,老十是有嫡子的。
而八阿哥的儿子弘旺,虽说是庶子,但不知道是他盼了多少年才盼来的,自来宠爱,心里一直觉得,这世上就没什么是他儿子得不到的,偏周围一圈一起玩儿的堂兄弟,都得了册封了,唯独他落下来了,那心里能好受吗?
弘旺心里不好受,胤禩自然也觉得难堪难过。
胤禩还主动的上了折子,为弘旺请封世子的册封。但胤禛只将折子给压下来了,并未批复。
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定年号。
这事儿是去年就商量过的,只等着一开年就颁布圣旨,然后发往各处,另外就是吩咐将作监,要铸造新的铜钱——以前的铜钱上面的雕版是康熙年号,现在也要改成新的,雍正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