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他问道:“你可曾见过纺织机?”
那是没有的,她甚至没见过满人女子纺布。就好像,大清默认纺织是汉人女子的事情一样。
可其实,满人女子也不是没入关之前的那种人人可翻身上马骑射的满洲姑奶奶了,而是大部分和汉人女子一样,读书,学规矩礼仪。
胤禛就笑道:“若是有人能改造,这自然算功劳,既然算功劳,朝廷自然也会有嘉奖。”
所以,你要是有法子,你不管是自己拿出来,还是教导了别人,都行。
耿文华眨眨眼,没再继续这话题,而是去看自己这次得了多少赏赐,她手指点在那布料上:“
黄金一千两,白银五千两?”一两黄金十两白银,一千两黄金就是一万两白银。
嗯,一万五,也不算少了。
一两银子,那可是能兑换一千个铜板呢,嗯,至少八百个。
多少人家,一年到头,也才赚个四五两银子。所以这一万五,多少人穷其一生都赚不来呢。
她那铺子庄子能赚那么多,有一半儿是得益于她的身份。
她现在有四万两银子了。
这四万两要拿来做什么呢?
钱生钱才是最好的,钱放着,那就只能是越放越不值钱了。
“要不然到别的地方开炸鸡店?再买庄子?”她询问胤禛,胤禛摇头:“你并非是专门的商人,若是如此做,必得先有人手。再者,你要那么多银子做什么?伐冰之家不蓄牛羊,银子足够用即可,不可过多。”
耿文华眨眨眼:“那这银子用来给我建造一个图书馆如何?”
反正她的绘本总在亏钱,那干脆不印刷了,只租借。租借也是一种盈利方式,只要书本不损坏,那就是下金蛋的老母鸡。再者,对于老百姓来说,买书的银子掏不起,那租借的银子总还能掏得起吧?
胤禛有些不太明白:“图书馆?”
“就是,将我的绘本,全放在一个地方,大家可以办借书证,随意来看,进门一次一个铜板,只要不损坏书本即可,若有损坏,照价赔偿,损坏的书本就可以带走……”
耿文华详细给胤禛描述,胤禛眼睛就眯起来了,这东西若真是要办起来,那简直就是,颠覆读书人地位的一种事情。
读书这种事儿,一般来说,所需巨大,能供养出来个读书人的人家,至少是不愁吃穿的。可饶是如此,也有许多人需得靠着抄书来读书,可这图书馆——你有一文钱,你就能进来读一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