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 > 第711章 魏瑞:这少年天子竟然如此大度?!

第711章 魏瑞:这少年天子竟然如此大度?!(1 / 2)

太和殿内!

一时之间,大殿之上叫骂声起,哗然震耳。

有人怒极而面红耳赤,有人振振有词,有人甚至手指魏瑞,欲召禁卫强行带下!

王擎重更是怒发冲冠,长袖拂起,厉声高喝:

“来人,把这老贼拿下,交廷尉审讯——乱政欺君,罪不可恕!”

然而——

就在殿中一片混乱之时,魏瑞却动了。

他不慌不乱,不惧不避,双手一撑,跪地而起,腰背挺直,宛如山岳矗立,苍老却峻拔,风中不折。

他扫了一眼众人,目光冷冽如霜,语声淡然,却比方才更重三分:

“你们说我乱政、欺君?”

“那我倒要问问——你们口中所谓‘忠诚’,是忠于国法,还是忠于你们的私利?”

“我魏瑞身在西都二十年,不受朝宠,不谋一职,但敢问诸君——我可有一日徇私枉法?”

“我可有一日欺上瞒下,掩盖真情?”

“你们这些人,今日一个个挺胸振臂,说我辱君、闯殿,可你们——又何时将朝堂当作朝堂,将天子当作天子?”

“你们不过是打着新政的幌子,行夺权之实!”

“今日罢许相,明日逐霍纲,后日废郭仪——满朝贤臣,被你们一个个割掉,难不成还要留陛下一人孤立殿上,好叫你们各部把持,尽作家产?”

他话音刚落,又步前一步,直指林志远!

“林志远,你自诩新党第一贤相,敢问你读过几本律典,晓得几条赋制?!”

“你那一纸‘合署节政’,名为节政,实为篡权。百官署事竟需三审一报,府尹一案竟要三省四移,你是想节政,还是想拖政?!”

林志远本就心虚,被点名之后面色一阵青白,欲要反驳,却只憋出一句:

“你这是——血口喷人!”

“血口喷人?”魏瑞冷笑,“你敢当众立誓,那三百四十二个补缺之人,无一与你新党有亲?”

“你敢发吏部卷宗,让百官共读,看你那些所谓‘贤才’,是何人提名、何人举荐?”

林志远一时语塞,眼神飘忽。

魏瑞再转头,看向王擎重。

“王尚书,你说我辱主?”

“你可知今日新党的本奏文中,如何称呼许中相?”

“你们称他‘跋扈自恃’,称他‘妨政挟势’,一纸折中九个‘罪’字——你们才是真的在侮辱这大尧三朝的中心之臣!”

“你们才是真的——不敬圣上!”

此言一出,大殿再度一震!

王擎重神色剧变,抬手怒指:“你——你信口开河!”

“我若信口开河,陛下自会明断!”

魏瑞声音铿锵:

“我魏瑞今日闯殿,死罪无赦。”

“可若我不来,此朝堂将无一人敢言真话!”

“你们骂我无礼,我承认。”

“可你们敢不敢承认——是你们的作为,才让这个朝廷,成了一个笑话!”

“你们一边挤兑贤良,一边自诩国士。”

“你们一边奉天承运,一边暗中夺权。”

“你们将‘改风’当成了削骨刀,将‘新政’变成了争权旗!”

“到头来,只为了你们几个人分个三司五部,争个谁坐中相,谁封左相!”

“你们真以为,天下百姓瞧不见?”

“你们真以为,陛下瞧不见?”

“陛下未言,是在听,是在看!”

“可你们——连装都懒得装了!”

魏瑞此时面色肃穆,眼神如炬,一字一句都如千钧之重,砸在众人的心头!

一众新党官员面面相觑,竟然无人敢再出口辩驳!

他们忽而意识到,眼前这位老臣,不是来求官,也不是来邀名。

他是真的,准备把命搭在这口气上!

他无所畏惧,也无所求。

这才是最可怕的对手!

朝堂之上,竟被一人压制得——偌大新党,竟然无人再言!

……

魏瑞缓缓收声。

他转身,再次面朝御阶,身姿挺拔。

“陛下。”

“魏某狂言至此,该当何罪,请陛下处置。”

他缓缓屈膝,再次跪地。

没有惧色,没有后悔。

他从未想过能改变什么。

但他也从不允许,自己坐看着大尧的根基,一点一点被这些人锯断。

他可以死。

但死前——必须说!

太和殿中,大殿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跪地老臣的身上。

也落在——那高座之上,一言未发的帝王身上。

风,掠过殿梁,拂动金缕帐幔。

大殿肃杀之气,已然积满天顶。

魏瑞跪伏在大殿中央,双膝紧贴冷硬的金砖,额头微垂,眼中却没有丝毫动摇。

这一刻,他心中无惊、无惧,也无悔。

他早已预料到,这一跪,便是诀别。

他魏瑞,三朝为臣,虽未登极位,却也执笔定制,遍阅国策,堪称一代名臣。

只是他性格直、性情烈,见不得假仁假义,听不得颠倒黑白,向来直言敢谏,不避权贵,因此才被贬往西都,挂着个“西都大相”的虚名,年年俸禄半裁,朝政却连门槛都不得进。

这世道,要想活得久,嘴得软、腰得弯。

可他魏瑞,嘴不软,腰也不弯。

今日他能站在这里,全然是用命拼出来的。

说话前他就想好了结局。

从西都出发的那一日,他就知道——自己必死无疑。

不为别的,只因为对面的,是个新皇。

一个年轻的新皇。

一个据说出身王府、母妃早亡、少年落魄的皇帝。

一个曾被全天下读书人视为“荒唐、庸弱、不堪大用”的皇帝。

“荒唐”、“纨绔”、“昏庸”,这三字伴随了他少年大半生。

如今这个陛下,刚刚即位不过一年,破三党之乱,立新政大纲,风风火火,号称改风而治、补缺而行,可魏瑞一眼就看出来,这哪是什么“新政”?分明就是旧术换皮,权术弄人!

若这位真是贤君,怎会容得王擎重、林志远这帮口蜜腹剑之人得势至此?

若他真有远见,怎会裁去许居正、罢黜香山旧人,重用一群嘴皮子快过脑子的“空谈者”?

一味纵容新党,罢黜清流,扶持亲信,清洗旧臣,这样的天子——

要么是没本事分辨是非;

要么,是故意放纵,心胸狭隘。

无论是哪一种,都绝不可能容得下他魏瑞。

更何况,他刚才那番话,句句诛心,字字凌厉,若落在寻常皇帝耳中,早该龙颜震怒,当场发落。

“你这老东西骂得倒是痛快,只怕连你自己都不知道骂了几句死罪吧?”

魏瑞知道,新党那些人若掌刀,他已是砧板之肉。

他们最怕的,不是他魏瑞的嘴,而是他魏瑞的名。

三朝之臣,天下皆知,笔笔皆真、言言有理,如此一人,若是留在朝中一日,便是他们一日之患。

“陛下若不想听,斩了便是。”

“也好,我这条命,值个清白。”

他闭目待命,等那圣座之上传来一声冰冷断喝,或是御前侍卫上前,按住他的肩膀,拖出殿外。

可时间一寸寸流过。

魏瑞眉心紧锁,却迟迟未听见动静。

那一瞬,某种极微弱的疑惑,在他心头微微浮起。

他睁开眼,缓缓抬头。

朝中依旧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在看着萧宁。

而那一袭冕服之下,端坐高阶的年轻天子——

他并没有动怒。

他没有挥袖呵斥、也没有冷面厉喝,甚至连脸色,都未变半分。

他只是安静地看着魏瑞。

那眼神没有半点波澜,像是一池澄澈无尘的秋水。

没有暴怒的涟漪,没有厌弃的褶皱,也没有傲慢的寒霜。

他就那样坐着,一手扶膝,一手落案,背脊挺直,面色沉静。

不像是一位年轻的皇帝,面对臣下放肆谏言时该有的反应。

甚至,更像是一位阅尽风雷的老君王,在静静等待一位狂风过境的老臣,说完心中压了太久的怒火。

魏瑞心头一跳。

他忽而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位皇帝,竟没有发怒?

他不禁抬眸再望,想要看清那张年轻的帝王之颜,是不是在强忍,是不是在筹谋反击。

可没有。

那张脸上,只有平静。

一种如山如岳的平静。

甚至比许居正、霍纲这些老臣还要沉稳。

魏瑞一时竟有些恍惚。

这不该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君主该有的沉着。

这不该是一个刚刚掌权一年、还处在风口浪尖的少年帝王,面对满朝震动时该有的淡定。

他似乎不是在忍耐,不是在权衡,而是早就等着这一刻的到来。

——他是早知道的?

魏瑞心中惊疑陡生,脸上的坚定竟在不自觉间裂开一道细纹。

一丝微凉,从脊背蔓延上来。

“不该是这样的……”

“这位皇帝,不该是这样的……”

若真如新党所言,陛下已被他们所控,今日他魏瑞一番死谏,定当惹得龙颜震怒,哪怕不当场斩杀,也该沉声斥责。

可萧宁没有。

他安安静静地看着,听着。

不像是被触怒,倒像是——

在等他说完。

魏瑞心中渐渐不安,呼吸微微滞涩。

这年轻的天子,眼神里并无愚昧、也无咆哮,而是一种让人莫名心悸的笃定与沉着。

那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威压,不需多言、不动怒火,只是一个目光,便让整个大殿陷入彻底的沉默。

这不是无知之人。

也不是宽宥之人。

他甚至比任何一个帝王都可怕——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

“他……不是无脑之君?”

“他……听进去了?”

魏瑞有些迷茫。

他原本坚定的认知,仿佛被这位天子一句话未出的沉默,击碎了一角。

最新小说: 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 我要当大官 三国:抢先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大唐自治区 大哥说我天下无敌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都吃软饭了,傻子才争天下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法兰西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