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萧铣正式归降朝廷的消息之时,秦昇人正在南下江淮的战船之上。
如今朝廷大军和原来的江淮义军已经围困住了江都城,破城只在旦夕之间,本来是不需要秦昇操心的。
但从一开始,他所图谋的就不仅仅只是江淮之地,而是整个南方地区。
他想借着这次平定王世充和沈法兴的契机,一举消灭南方各个割据势力,将整个南方地区重新纳入大隋的统治。
说实话,南方虽然同样是群雄并立,但大多不成气候,想要消灭这些割据势力并非是什么难事。
可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容易,如何彻底收服南方百姓的心才是难点。
这件事不论是杜伏威、来护儿还是徐世勣都做不了,只有他能做。
倒不是他比他们三人强,而是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知道怎么做是对,怎么做是错的。
历史上的隋朝虽然灭掉了南方的陈朝,重新统一了南北,却从未真正收服过南方百姓的心。
隋文帝杨坚作为史书上有名的明君,却在统治南陈故土这件事上犯下了不小大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南方强行推行五教。
所谓五教,即儒教、道教、佛教、法教和兵教的统称。
他命人编订了《五教》,强迫南方百姓每日诵读,想要以此来增强南方百姓的文化认同,使他们渐渐忘却故国,转而接受和认可大隋的统治。
可南方百姓大多信奉传统的宗教和文化,如今朝廷强迫他们信奉五教,只能让他们感受到了压迫,对朝廷的不满与日俱增。
当这些不满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最终在开皇十年爆发了“五教之乱”,叛乱遍及南陈故地,规模大者数万人,小者也有数千人,严重威胁隋朝对南方的统治。
最终朝廷耗费无数钱粮,死伤大量将士平定了这场叛乱,却也严重动摇了隋朝对南方的统治,大大加剧了南方百姓和朝廷之间的隔阂。
虽说杨广在治国的本事上远远不如他的父皇,但在治理江南这件事上,他却强过隋文帝太多。
他知道要想收服南方人心,关键在于得到南方士人的认可。
因此,他在位时大力提拔和重用南方士人,他最信任的两名大臣虞世基和裴蕴都是出身南方的名门望族。
他的举措无疑取得了不少成效,使得南方百姓对隋朝的认可高了不少,南北裂痕日渐弥合。
而历史上的唐朝也延续了杨广的做法,大力提拔和重用南方士人,使得南方在经济和文化上都出现了繁荣,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就是依靠江南地区的赋税,又强行续命了一百多年。
正因为历史上隋唐两朝都帮他试过错,因此秦昇知道想要收服南方百姓之心,关键就在于拉拢南方士人。
但这件事无论是杜伏威、来护儿还是徐世勣都做不了,只有他这个大隋朝廷的实际掌控者才能做。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攻下江都,之后再顺势南下消灭沈法兴,彻底结束这场持续了大半年的江淮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