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肩扛鱼竿,将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风,欲试钓鱼以解馋。
刚迈出门槛,便撞见易中海一脸不悦而归,阎埠贵心中暗喜,自鸣得意。
“嘿!还得看我!”
易中海简略点头示意,随行的一大妈同样面色不佳,二人径直进屋。
他们手中空荡荡的袋子,透露出易中海此行一无所获。
不久,刘海中亦是面如锅底返家。
“全完了,供销社缺货,鸽子市场亦然,物价高得离谱!”
提及那高昂的物价,刘海中愤愤不平。
他本欲用五十元采购,却发现这点钱连十几袋大米都换不来,更何况还需留钱购煤,否则全家将面临寒冬。
随后,四合院内的其他住户也陆续归来,人人面色阴沉。
唯独阎埠贵,面带微笑,悠然自得,扛着鱼竿走向四合院附近的水池。
“今日手气如何,家中余粮心自安,冰钓之道,在于简料狠甩……”
此言一出,众人本已难看的脸色更添几分扭曲。
粮食短缺,实乃大事。
恐怕全院都将陷入困境!
然而此时,一股大米清香四溢,仿佛有意识般直钻众人鼻孔,引得众人垂涎欲滴,目光齐刷刷投向苏建设家。
“好香的大米,苏建设家在吃什么!”
“要不我出点钱,向苏建设买点?大家同住一院,他不会不讲情面吧!”
“算了,苏建设那吝啬样,你又不是不知道!”
“算了,赶紧回家做饭,等会儿还得去供销社瞧瞧,说不定人少点价格能降些。”
“那我下午去**,你们在供销社看到便宜的东西就帮我买点,回来我给你钱。”
“行,**有便宜吃的也帮我带点。”
四合院笼罩在一片愁绪之中。
吃饭时,人们也不停叹息。
苏建设家大米的香气四处飘散,引得众人心痒。
三大爷家的炉火微弱,炭火将尽,似随时会灭。
下午,四合院内,寒风更烈,气温骤降。
从供销社和**归来的居民,脸上不见丝毫购物后的愉悦,反而个个愁眉不展,有的甚至气得脸色铁青。
“这价格也太离谱了!”
“是啊,花了大钱就买这么点东西,真是气人!”
“天气这么冷,还得想法子弄床新被子。”
尽管大家手里都提着东西,但显然不足以抵御即将到来的严寒。
“这可如何是好?寒潮一来,明年农田肯定受影响,蔬菜减产,价格得跟肉差不多了!”
有小孩的家庭更是焦虑,学费又将是一笔重负。
真希望学校能停课,不然孩子这么冷的天上学太遭罪了。
众人简短交流后便各自散去。
几个年轻人交流后,发现周边供销社和所有商品价格高得惊人,便打消了去别处的念头。
不少人暗自决定,接下来要节衣缩食。
炊烟袅袅,四合院内又响起了做饭的声响。
但今日,锅中气息明显不足。
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四合院内每个人的饭量都大幅缩减。
在二大爷家
“咱家情况就这样,你们得多交点钱,家里才有余钱买吃的!煤炭、调料,哪样不要钱?看看你俩,就知道吃,哪像你们大哥!”
刘光天兄弟俩置若罔闻,直接捧起碗大口吃起来。
物价飞涨,他们手里的钱勉强够自己生活,怎会上交?
见儿子们默不作声,刘海中怒摔筷子,背着手离开。
“要你们有何用!看看把你们爹气的,都别吃了!”
二大妈冲出,想赶走他们。
可兄弟俩早已吃完,正愁没机会溜,趁机各自回了屋。
“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望着桌上的剩饭剩菜,二大妈叹了口气,家里粮食不多了。
物价还一直涨。
阎家
阎埠贵仍在饭桌上滔滔不绝,向孩子们传授他的算计之道。
这次,孩子们没有不屑,反而听得认真。
他们外出拾柴时听说,院里很多人已揭不开锅。
“爸,我长大了要向您学习,怎么算计!”
老三一脸诚恳。
“这就对了,我跟你们说,生活就得这样,算计不到就得受穷。”
对了,老大,现在日子艰难,待会儿你别急着睡,带上弟弟妹妹去外面捡些柴火回来。”
这时,一直沉默的老二终于开口问道:“爸,那你呢?”
阎埠贵一脸自信地回答:“我当然得养好精神,明天继续去钓鱼。难道你们不想尝尝鲜美的鱼汤和鱼肉?”
“好吧。”孩子们缩了缩手,埋头吃起了面前那半碗三合面。
在贾家,贾张氏怒气冲冲地对秦淮如说:“秦淮如,你不是说傻柱会给咱家送钱吗?钱呢?都是你的馊主意,害得咱家到现在还没买到吃的。寒潮就要来了,你是想冻死我和东旭,好改嫁吗?”
她看着桌上的三合面和咸菜,脸色铁青。想当初,他们家可是顿顿有肉有菜。现在换成了咸菜,她怎能接受?
秦淮如无奈地说:“妈,你就将就一下吧。现在院里家家户户都过得紧巴,我去找傻柱借钱,他也不一定会给。再说,寒潮就要来了,他们家也没什么吃的。”
秦淮如心里明白,傻柱家为何没有吃食。前几天棒梗往家里带粮时,她就知道了。但知道归知道,阻止又是另一回事。到现在,她也没阻止棒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