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听闻此言,脸颊瞬间绯红,但仍固执地反驳:
“你们懂什么?这是领导对我师傅的考验。一旦师傅身上的巡捕房**平息,他必将重掌厨房大权!”
“届时,苏建设、刘大壮之流,于我而言,不值一提!”
“真的吗?”
“对啊,马华,你不是在忽悠我们吧?”
“我若骗你们,便是小狗。这话是我师傅亲口所述,只因与你们交情深厚,我才透露一二!”
“你们自己斟酌,我师傅傻柱的厨艺,大家心知肚明!”
言罢,马华神色傲然,扫视着眼前的伙计们。
“待师傅荣升食堂主任,这食堂便我说了算,掌勺切墩,皆由我安排!”
众人皆惊,随即各自忙碌。
马华一脸疑惑:“???”
……
寒风持续肆虐,且有加剧之势。
时已近傍晚,轧钢厂内却鲜有人归。
因今日为周例会之日,连苏建设亦在等待。
岁末将至,寒风凛冽,轧钢厂体恤工人,特许她们在车间内收听广播。
“咳咳……”
“诸位晚上好……事情是这样的……嗯,此事讲完,还有……大家齐心协力……最后通知一事……”
老式广播的电流声回荡在轧钢厂上空,紧接着是领导的例行讲话。
杨厂长的声音响起,众人纷纷放下手头工作,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喇叭。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切入正题:
“近期寒潮加剧,气象局预报,将有前所未有的严寒来袭!”
“这可能是数百年来最寒冷的一次!大家务必储备粮食与煤炭!”
“此事不可轻视,莫因年轻体壮或家中棉被暖和便掉以轻心,届时积雪或能掩埋屋顶!”
闻此消息,众人愕然,旋即面色骤变!
“**!竟是数百年未遇的大寒潮??”
“糟了,我家尚未储煤,这价格岂非要飙升?”
“唉!我家粮食也不足了!”
……
“我在这京城生活了数十年,头一遭接到这等通告!”
“确实,近来气候异常,这风势之大前所未见,往年此时哪有如此寒冷!”
“我家虽购了些煤,却远远不够,老张,你那有多余的煤票吗?”
“你这话说的,眼下谁不知寒潮将至,谁会愿意出让煤票?
你还是快去捡些树枝,让孩子们去附近林间找找枯木,能烧就行!”
广播依旧发出吱嘎声响。
良久,杨厂长的声音再度传来。
“各家或许都有难处,请大家互相体谅!”
“若真有难关难过,可联系我们领导,我们定会尽力相助!”
“同志们,此刻正值危急时刻,这场寒潮不仅关乎健康,更考验着我们的生存……”
苏建设对这些空话充耳不闻。
他坐在厨房烤火,思忖着是否该再买点肉。
他手头尚有不少肉票。
粮食嘛,储物间里充足,过冬无虞,只是肉少了些。
至于寒潮?
他压根没放在心上。
只盼到时候能带薪休假,与妻子在家中享受温暖。
“嗯……”
“下班后去供销社瞧瞧,还有什么需要的一并购置了!
天愈寒,日后尽量少出门!”
而苏建设的漠然与食堂众人的慌乱形成鲜明对比。
“寒潮?这名字头一回听说,但从厂里语气看,今年冬天怕是难过了!”
“确实啊,得赶紧下班回家看看食物储备,家里粮食不多了,看来得多买点,粮价以后还不知会涨成啥样呢!”
有人猛然意识到这一点,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
“要是接下来大雪封路,咱们还怎么买菜买肉?”
“还买菜买肉呢,能有东西吃就不错了。这种鬼天气,一场大风刮来,不知多少人得挨冻!”
这话一出,众人默默闭上了嘴,忧虑地望着窗外呼啸的寒风。
厨房里炉火正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暖意。
可回到家怎么办呢?
天天烧煤,这可不是一笔小开销。
但这些对苏建设来说影响不大。
家中装有恒温系统,几乎不需要额外烧煤。
现有的煤足够他用,实在不行,去供销社再拉一小车回来便是。
唯一让他有些烦恼的是,如何让生活更有趣味。
眼看年关将至,苏建设也得考虑置办些年货了。
不过,既然系统能签到获得食物特性,应该也不用太过费心。
……
夜幕降临。
苏建设回家时,天色已晚。
路上遇见的四合院邻居都行色匆忙,没人打招呼,各自匆匆回家。
这场寒潮如同巨山,压得所有人喘不过气。
即便是全院收入最高的易中海,此刻脸色也颇为难看。
“这寒潮……得多备点煤,不然我这身子骨可扛不住!”
易中海想到自己日益疲惫,愈发难以抵御寒冷,不禁打了个寒颤。
“以后借钱可不能随便了,什么时候能还回来都是未知数,况且今年冬天太难熬了!”
一大妈一边端出三合面,一边摆上几碟咸菜,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家里煤不多了,油米醋,还有各种调料也快见底了!”
“腊八将至,还需置办腊八用品……要不今年就算了吧?”
历经三年艰难时光,四合院内外,四九城中的居民皆生活拮据。
不挨饿已是万幸。
多数人如同阎埠贵大爷,领着微薄的薪水,终日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