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忠嗨毕竟经验丰富,很快就想出了后续的应对方案。
贾东旭这边需要栽培,柱子那边也是自己的一张底牌,有备无患总归是好的。
……
贾家。
经历了刚才的**事件,贾张氏躲进屋内,心跳依然未平。
许久之后,外面没了声响,贾张氏这才长舒一口气。
此时,贾东旭站在一旁,神情有些迟疑:“妈,我们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妥当?我师傅可是帮我们出头的,您就这样把他丢下不管了吗?”
跑路的主意正是贾张氏提出的。
贾张氏闻言,白了他一眼:“你懂什么?没听见柱子刚才说的话吗?军管会都牵扯进来了,再不跑,事情闹大了就真的完了!”
在这个时代,小人物想要生存下去,都需要有自己的智慧。
再说,这件事贾张氏本就觉得自己理亏。
原本想仗着柱子年幼,占点便宜,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贾张氏自然不敢再冒险。
贾东旭听后,有些焦急:“我们跑了,我师傅怎么办啊?”
虽然他听从贾张氏的话拜了易忠嗨为师,但本性仍是善良的。
不然,易忠嗨也不会选择他来养老。"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师父那个老狐狸,精得很,不会有事的。”
贾张氏不屑地说道,“而且,你也别担心你师父会对你不满意。
明天见面时,你向他解释清楚,就说是我们把你拉走的。
他这么大岁数了,不会和你斤斤计较的!”
这些,贾张氏都已经考虑好了。
即使他们逃跑,问题也不大。
但如果让柱子真的闹到军管会上去了,事情的结果就不是她能掌控的了。
听到这里,贾东旭的神情才放松了些。
然而,贾张氏嘴里仍在抱怨:
“这柱子真是莫名其妙,明明说得清清楚楚,我们只是借房子住,这小子居然把军管会搬了出来,真是搞不懂是谁教出了这么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
贾东旭在一旁听了,却找不到插话的机会。
何裕柱性格温和,在贾张氏强势的性格下,能保持这样的品行实属难得。
次日清晨,深冬刚过,屋内仍有些许寒意。
何裕柱醒来后伸了个懒腰便起了床,走到柜子前翻出最后一小袋白面。
吃完这些,家中便再无余粮。
然而,如今他在鸿宾楼任职,还有每日的工资,偶尔还能带回些食材,因此对此并不在意。
他取出白面,熟练地开始和面,同时注意到系统面板上的厨艺值不断上升。
【厨艺+1】
半小时后,他将做好的一筐馒头放入炉中蒸煮,随后利用空隙拿上洗漱用品走向院子的水池。
天色尚早,中院已有几位妇人早起添柴生火。
她们见到何裕柱时,眼神略显复杂,显然昨晚的事情已在院内传开,大家已知晓不该再叫他“傻柱”
了。
何裕柱刚洗完脸,就被一声呼唤打断。"柱哥儿!”
……
何裕柱听到有人喊自己,抬头望向中院入口。
一个身高与他相近的小孩提着编织袋走近,袋中装物颇重。
是阎解成?何裕柱一眼认出这小子,三大爷的大儿子,现在刚上小学不久,比自己小几岁。
他手中编织袋里塞得满满当当,走近后,何裕柱隐约看见了几本书露出一角。"柱哥儿,我父亲让我给你送来一些启蒙读物。"阎解成一边说着话,一边谨慎地观察着何裕柱的表情。
昨晚何裕柱顶撞了一大爷和贾张氏,这件事传到阎家后,三大爷立刻吩咐阎解成今天一早就去送书给柱子,并且在送书时要态度谦和,最好能和柱子处好关系,因为柱子现在变得很出色!
阎解成对此感到困惑。
以前他也和何裕柱有过往来,但那时候大家都认为何裕柱是个傻子,他的脾气也出了名的坏,同辈的几个都没少被他揍。
三大爷说何裕柱出息了,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尽管阎解成满腹疑问,但在三大爷严厉的要求下,他不敢违抗。
听完阎解成的话,何裕柱明白了他此行的目的。
特别是听到刚才阎解成喊他“柱哥儿”
,这是三大爷对他的一种示好。
想到这里,何裕柱没有摆架子。“解成啊,这事你替我好好谢谢三大爷,这样吧,你跟我进来一下。"
说完,他带着阎解成进了屋。
别人对他这么客气,何裕柱自然地有所表示。
阎解成听到这话,下意识地跟着他进了屋。
进屋后,阎解成将手中的编织袋放下,拿出里面的书本。
这些书本全部拿出来后,足足有十几本。
三大爷真是用心良苦,里面从幼儿到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本,每种都备了一份。
虽然是旧书,但何裕柱记住了这份情谊。“解成啊,这是我刚蒸的白面馒头,正好你也带些回去尝尝。”
何裕柱进屋后,就去灶台那边拿出了刚蒸好的白面馒头,用瓷盘装了整整四个。
馒头一拿出来,白面的香味便四处飘散。
阎解成闻到这味道,整个人都激动起来。
口水差点都要流出来了。
三大爷一家五六口人都靠那点小学老师的工资生活,日子在四合院里算是比较艰难的了。
三大爷性格节俭,白面馒头在他眼里绝对是难得的美食。
何裕柱端起四个馒头,阎解成目光紧紧跟随,几乎要流露出贪婪之色。"柱哥儿,这样不太妥当吧?”
虽嘴上这么说,但眼神早已锁定了馒头。
何裕柱却笑了:“三大爷帮我不少忙,这点心意理所应当。”听到这话,阎解成立刻接过馒头,也想起了父亲让他结交柱哥儿的嘱托。
以前的傻柱绝不会如此大方,现在看来,父亲说得对,柱哥儿真的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