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王旭心里有些烦闷。办公室周浩的老婆江雨竞争上岗没有通过。王旭一直觉得对不起周浩,毕竟人家一生的大事,自己确实处理得有些草率了。可当时向阳乡认识最大的官就是秦建国了,自己和书记陈立军确实不熟,关键是没有任何私交。再说你之后又没有单独找过人家,人家不买账也在情理之中。怪就怪自己不该大包大揽,当时完全可以往上推,让周浩去求一下马平阳。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对竞争上岗落榜的同志,县里没有把他们当做成大牛、成小牛,而是明确了分流安置方案。乡镇党委政府与其签订了令个人满意的分流安置协议,总的原则是不再保留编制,以后每月按照档案工资一定比例标准发放生活费,自主创业。这对大部分饱受基层劳累之苦的同志特别是一些年龄稍大、进步无望的脱产干部来说,倒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安排。
对分流安置方案,周浩两口子也慢慢接受了。所顾虑的只是,年纪轻轻就丟了编制,工资待遇以后能不能按协议执行,落实不到位咋办,包括自己在内这伙人会不会又在几年后变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甚至成为新的上访群体。后来,听说这个群体就涉及全县9个乡镇400多人,又不是咱自个儿,所以也就认头了。
周浩老婆未卜的前途这么快就揭晓了,虽然不能算是一个好消息,但毕竟来得痛快,减轻了太多迷茫中等待的焦虑甚至痛苦。
“王局长,您千万不要自责。您为我们俩已经非常尽力的。如果事情是您说了算,我们不找您,您也会主动关照我们的。”事情没有办成,周浩依然专门跑来道谢,并宽慰王旭说。
王旭心中不觉感慨,自己毕竟还是人微言轻。如果换做欧阳副书记、或者马平阳、高辉,肯定会是另一个结果。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的路还要自己走,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他周浩老婆内因条件不成熟,自己作为外因,使出神法也白搭。
这几天,单位里又热闹起来,大家都在议论同一个话题,那就是干部轮岗。
在王旭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文件,这是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下发的《关于全县机关事业人员轮岗参与民营经济的意见》。县委、县政府鼓励各单位发动、选派优秀干部,走出机关,投身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大潮。上午,局长马平阳也召集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进行了宣传发动,经济发展局是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在干部轮岗方面,应该走在前,作表率。将优秀干部推荐出来,让他们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经风雨,长才干,成为懂经营、会管理的专业性人才。局里决定采取个人自愿和组织推荐相结合方式,希望大家踊跃报名。局党委将根据报名情况,结合每个人的特点,最终确定一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一名一般同志。轮岗期暂定一年,一年期满,县委将对成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择优提拔重用。
既然乡镇的路走不通,参与轮岗又何尝不是一条进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