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阮点头,顿了顿,又摇头。
“不仅仅是因为艺人身上有强烈的商业属性,还因为,艺人的标签,像商品的功能一样,是突出的,也是会迅速迭代的。”
“像去超市买一包薯片,我们一看品牌,心里会有一个武断的定义,它好吃,它不好吃,它贵,它分量很少。大多数人对艺人就是这样,她演过什么唱过什么,她漂亮,她演技好,她拿奖了,她谈恋爱了。”
“我不怕别人说我炒作,也不怕八卦和解读,因为我有更突出的标签,它是我的立身之本,足以让人买单。”
“而你,之所以不踏实,是因为你没有其他标签了。但你不会永远没有其他标签,”施然平静地眨了眨眼,“你团队的所有人都在赌你还有其他标签。如果你之后的成绩单交得足够漂亮,现在这些所谓败坏的路人缘,都是过眼云烟,而假如你没有作品,炒作的标签会跟你一辈子。”
施然没有再说下去,可她用目光告诉阮阮:不要怕,让人记住你,然后,替换掉人们心里的标签。
阮阮呼吸起伏,与施然执手相对,最后幅度微小地点点头。
她扬起薄薄的一个笑,“嗯”一声,继续低头剪指甲。
耳发被施然另一只手勾过去,施然摸了摸她的脸,不动声色地安抚她。
剪完指甲,阮阮用细小的,微亮的眼神对上她:“那,后面呢?我做什么?”
小面包极快地适应了,想领下一个任务。
“跟原著作者吃饭,把爆料坐实。”施然偏头,将干发帽摘下来。
第52章
施然的脱口而出,令阮阮反应过来,之前的铺陈不过是试试水温,团队在等她准备好。
于是第二天,她主动找到安露,提出开会对一下之后的工作计划。
三个小时的会议,听得阮阮心潮澎湃,以前死气沉沉的经纪公司最擅长画饼,老板用咯痰的嗓子说在下半年要走什么什么方向,因此阮阮不是社畜,胜似社畜。而点星的团队都是一群温言软语的女孩子,她们喝着奶茶,嚼着珍珠就将要做的事一一分配完毕。
在和作者见面之前,阮阮又精读了两遍原著,还将人物小传带上。
施然说不用紧张,作者不想出镜,因此吃饭过程中不会有人偷拍。聚餐完毕后,经纪人安露来接她们,会拿着一本已出版的《神龛》实体书,出现在狗仔颗粒感十足的镜头里。
《神龛》当年也算在圈内有些热度,在实体书日益被压缩的市场下,首批印量便有十几万册,后续加印、再版,以及广播剧、漫画等二创加持,出现了可观的长尾效应。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两年前签约了泰文出版,并且海外反响非常好。
辛晨签约前做背调的时候,便得知有大平台已经在着手《神龛》动漫化,以及不止一个海外影视方在接触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