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晨为二人奉上热茶,目光聚焦曹操。
自回襄阳,曹操再未来访。
此次登门,必有要事相商。
“军师,孙刘已结盟。”
曹操刚落座便道。
“丞相应知,此乃迟早之事。”
早在宜城,他便提醒过曹操,难道这么快就忘了?
“我自然知晓。”
曹操点头,望向苏晨,面露犹豫。
苏晨见曹操神色,不禁皱眉。
“丞相但说无妨。”
他从未见曹操如此迟疑,难道有何难言之隐?
“咳咳……”
曹操轻咳,吩咐许褚:“仲康,门外守候。”
“是。”
许褚抱酒坛立于门外。
见曹操支开许褚,苏晨更添疑惑。
究竟何事,曹操不愿许褚知晓?
抑或,是羞于在许褚面前提及?
片刻沉默后,曹操缓缓开口:“军师,孙刘联盟后,在荆州四处散布流言,称我身边有位神秘谋士,所有南征策略皆出自他手。”
“更有甚者,言我军攻占荆州、驱逐刘备,皆因此人之力。”
他隐瞒身份之法颇为奏效,外界仅闻其名,未知其真身,目前还算安稳,无需顾虑曹营他人的猜疑。
只是日后出行,他需更加警觉小心。
他深信,曹营内定有不少人暗中窥探他的行踪。
即便曹操有意隐瞒,恐怕也难以完全压制。
毕竟,如此神秘谋士伴其左右,谁能心安?
“多谢丞相关心,知晓我身份者寥寥,无需太过担忧。”苏晨浅笑,心中揣测此计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难道是诸葛亮?
此计虽显阴险,却非诸葛亮平素作风。
诸葛亮或许善用离间,但其计往往正大光明,不似这般曲折隐晦。
若论风格,庞统更为贴切。
凤雏庞统,奇谋诡谲,善揣人心,其能远胜诸葛亮。
昔日庞统曾劝刘备除刘璋而代之。
彼时,刘璋与刘备亲如兄弟,甚至借地予刘备屯兵壮大。由此可见庞统心中胜负之重。
于他而言,胜利至上,不择手段,这与苏晨昔日对庞统的认知相符。
那么,孙刘联盟后,是否已铸就诸葛亮、庞统与周瑜的智囊铁三角?
此三人联手,实不可轻视。
“这……”
曹操苦笑回应:“原本如此,但昨夜酒醉,不慎误入蔡夫人居室,醉语间似提及军师之名。”
“严审之下,蔡夫人承认言及‘军师’,却未明言何人,仅对一贴身侍女提及‘苏军师’三字。”
“遣人寻那侍女,却惊闻其已毙命后院井中,至此,知晓此三字者几何,已无从查证。”
苏晨闻言大惊。
“果然是你,曹公。”
他忆起蔡夫人为避嫌,长居刺史府。
“怎会如此疏忽?”
苏晨心中暗恼曹操此举。
若身份曝光,逍遥时光恐不复存在,甚或性命堪忧。
曹操提议:“军师,事既至此,何不公开身份?吾愿以军师祭酒之职相待,使君光明正大现身。”
“军师放心,吾在此,无人能伤你。”
言罢,曹操起身深鞠躬:“恳请军师出山相助。”
苏晨望着曹操,心中虽有微词,转念一想,曹操或是有意造访蔡夫人处,却未必刻意泄露其信息,此举并无必要。
曹操礼遇贤才,对他照拂有加,不似以此相逼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