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 第66章 :丰收(求追读)

第66章 :丰收(求追读)(2 / 2)

脱去了长衫穿着有伤风化的短袖,张显来回在晾纸架中来回踱步,时不时的蹲下身子质检纸张质量。

一连晃悠到了黄昏,晾纸架上的纸张基本都完全干透,他这才叫来了人将这些纸全部收了起来。

两万张半米长宽的灰白纸摞起来足有两米高,纸张坚韧适合书写,重达百斤。

第一次造纸,虽然是流程早已烂熟于心,但成纸质量如此之好还是让他兴奋了好一阵子。

“成了。”

“主公大才!”比起张显,闻声而来的韩暨更加的兴奋。

他已经捧着那张a4纸琢磨了三天了,每天脑海中都在幻想如果用其书写会怎么怎么样。

这才不过三日,自家主公就弄出了这么多,虽然摸上去有些不如主公给他的那张,但用来书写却是足够了。

“公至来啦,你看看,这些纸只需裁剪一二便可用来钉册成书、”

“有了这个我等何愁桃源文道不兴!”

“是极是极。”

韩暨摸着这些纸张犹如在抚摸少女的肌肤,眼神中满是爱惜。

“主公,暨想求些白纸用来奖励给学童中成绩优异者,好激发他们的上进之心。”

“公至自取便是,不过这些纸还是要裁剪才行,这边角着实不雅观。”

张显自无不可点头应允,纸张弄出来就是用来书写的,奖励学童自然也行。

不过说到了学童他朝韩暨问询:“公至授课已有五日有余,如何,某这桃源学子?”

听到自家主公的问话,韩暨脸上露出一抹苦笑:“有善进者,但不多,余者皆是厮混。”

“心性尚未扭转过来,幼童多贪玩,公至还得费心才是。”张显微微摇头朝一众庄户道:“将纸张送入库房。”

在一阵应‘诺’声中,两人各自捧了一沓纸往住宅走去。

“暨敢不效死力。”

“近来暨也在思考如何提高这些学童们的进取心,想来治学如治军,赏罚分明方为上上之选。”

“是这个理、”张显点头:“公至也可从圣人之学中挑些有趣的道理编成故事,孩童嘛,多是对有趣二字上心。”

“我这倒有几个,你听听,先听这掩耳盗铃,相传这春秋晋国有一男子.........

还有这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守株待兔..........”

回返的路上,张显一口气连讲好几则寓言故事,口不带停的。

“主公大才。”韩暨又是一阵吹捧,随又感叹:“怪不得桃源一众最喜爱的就是闲暇时听主公讲那话本,这短短几则故事里却是蕴含了许多道理又十分的有趣。”

“寓教于乐嘛。”张显呵呵一笑:“连体窑如何了?”他侧首看向韩暨。

“已经在拱顶了,这窑不仅可以闷烧木炭,烧瓷烧陶烧砖也不无不可。”

“公至劳心了,来这桃源还尚未有一日停歇。”

“暨也乐在其中,能将书中技艺一一展现,也是暨的幸事。”

小院门前,韩暨朝张显拱手一礼。

“主公志向暨已有几分明悟,若能为主公大业贡献几分薄力,暨这家传也不算埋没。”

张显眼睛一闪看向其双眸惊喜的问道:“你愿将家传授与桃源?”

“主公以国士相待,暨自然不可辜负主公。”

“暨这家传兵书最早传自春秋韩国王室,主公想必也知,暨之先祖乃韩王信,随高祖皇帝开国有功受封异姓王,只可惜白马之围时某这先祖投降了匈奴,若不然我韩姓一脉也沦落不到如此。”

韩暨自嘲的笑了笑。

张显也不好说些什么,人家能说自己的先祖那是因为人家是正二八经的后裔,他这外人若是跟着说上两句那可就成嘲笑他人祖先了。

看到自家主公脸上那几分变化,韩暨反应了过来:“让主公见笑了,暨这便去默写兵书。”

“公至费心。”张显微微拱手。

-----

桃源依旧朝气蓬勃,演武场日日喊声不止。

溪流边上锻锤敲打之音不迭。

学童们摇头晃脑,念着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构皮造纸可行,常山的构皮树榆树纷纷是遭了殃,在桃源外寻求工作的流民们四散外出,见构树榆树便上前砍之。

好在张显往尔乡乡所跑了一趟交了一笔柴薪税,要不然各个亭长那就有事干了。

如此闹哄哄的场面到了六月中旬戛然而止。

这一天演武场空无一人,水锻锤也停止了摆动,学童之声不在,流民不见。

人去哪了?

田野!

该收成了!

数千人在田垄间欢声,镰刀挥舞的有劲。

成片的高粱倒下。

豆梗被割,小米挂着穗弯下了腰,黄灿灿的。

一颗颗的南瓜硕大。

几天的时间,作物相继采收,桃源库房里堆满了湿粮,演武场被征用,晾晒起了大豆,一两日的暴晒便见庄户们开始了拍打收集豆粒。

然后是小米,高粱。

这几日,桃源杀猪宰鸡宰鸭就没停过。

除了张显自己的【家园系列】没动以外,其他的肉食都在这几天供应了出来。

农忙的丰收是喜人的,但累也是真累。

第一次参与大规模的采收农忙,张显自己也亲自上了阵,不仅是他,桃源众也是放下了操演加入了采收队伍。

拢共八九百亩的种植田,在几千人的同心同力下迅速被割完,若不是成熟的时间不一,就这点田恐怕是要不了半日。

不过地里有了收成就是好事,桃源在不是全靠采购了,自己也可以产出。

晾粮结束后,夏侯兰第一时间进行了称重统计。

高粱田七百七十亩,得高粱米十万斤,亩产平均百二三十斤。

大豆小米双圃田得豆两万五千斤,得小米两万一千斤。

南瓜田九亩,得南瓜四万斤,亩产均四千两百五十斤。

荒地新田,如此收成当得句。

大丰收!

最新小说: 水浒:靖康耻?我先登基称帝 非富即贵 虎枭 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我在唐朝当神仙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 司礼监 我要当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