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羽已经起身,他站在窗前,思索着今日要推行的新政。身后的若兰在安静地整理着他的朝服,准备迎接朝会的到来。她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一种从容与自信,这是秦羽在繁忙的政务中难以得见的宁静。“今日朝会上,关于巡查制度,你准备从哪里开始讲?”若兰轻轻地问,同时将玉冠为他戴上。秦羽转过身来,脸上闪过一丝微笑。“我会先从目前地方治理的问题入手,依次引出巡查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虽然会有人反对,但我已有足够的理由和策略。”若兰点了点头,心中了然。她深知朝堂之上充满了挑战,但也明白秦羽的决心与智慧一定能够克服阻碍。“无论如何,记得你的初衷——为百姓谋福。”秦羽郑重地点头,然后踏出寝殿,迎接他今日的职责。朝会议厅内,群臣已陆续到齐。今日的议题被众人所,因此席间的气氛略显紧张。秦羽步入大殿,他沿着正殿中央的青石道一路走向高位,目光坚定。待群臣行礼毕,秦羽微微抬手,示意众人落座。片刻之后,他开口道。“今日召集诸位,是为商议新政之事。”群臣互相对视,静待下文。“朕欲设立巡查制度,委任亲信之臣巡访地方,以期了解民情,肃清吏治。”秦羽直截了当地说道,语气中不容置疑。话音刚落,右丞相卢大人率先站起,微微躬身。“启禀陛下,巡查制度虽好,但恐旷日持久,徒耗国力,民间生计或会受到波及。”秦羽坦然应道。“丞相所虑非无道理,但朕相信,稳固的基层治理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巡查并非干涉民生,而是确保政令畅行,安定地方。”另一位大臣张大人随即接口。“若此举能真如陛下所言,实乃社稷之福。然而如何挑选巡查之人,若官员不德,则后患无穷。”秦羽眉头一动,这正是他需要回应的重点。“巡查使者将由朕亲自选定,任命者须经过层层考核,确保其忠诚与才能。”议事大厅陷入短暂的沉默,显然秦羽的决心已让不少人心生敬意。这时,秦羽最后补充道。“此事议定后,我会先行颁布试行方案,并设听察,使民有诉,官有所为。”一时间,原本还有异议的大臣也纷纷低下头来,表示认同。随着朝会的结束,若兰轻轻合上手中记录的竹简,她对秦羽的表现钦佩不已。“看来此次的巡查制度的确能推行开来。”秦羽轻叹一声,面露轻松的笑意。“总算迈出第一步了,也是你在背后给予的诸多帮助。”两人并肩离开了朝堂。中午时分,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御膳房的黄色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御膳房内,炊烟袅袅,香气盈室。秦羽与若兰结伴而来,一路上他仍带着会后那一丝轻松的笑意。然而,若兰捕捉到了他眼底隐约的疲惫。“之前的商议虽然顺利,但陛下还是该注意休息。”若兰关切地说道。秦羽微微一笑。 “再好不过的差事也是让人心累的。逐件安排,心安身安。”两人步入御膳房,只见负责御膳的林总管已恭敬地候在一旁。“见过陛下,见过若兰姑娘。今日准备了几道清淡的菜色,请陛下过目。”他边说边招呼小太监们将菜肴一一奉上。秦羽点了点头,目光停留在一道素菜汤上。“你很懂朕的心思,今日就要这汤吧。”若兰在一旁细细端详桌上的菜肴,忽地一怔。“陛下,那日曾嘱咐林总管备些宫里稀有的野味,是为了那远道而来的使者?”“是的,那位来自南国的使者十分看重礼仪,虽说重礼不在口腹之间,但也要让他感受到我大秦的诚意。”秦羽啜了一口汤,放缓语速。“政事总要方方面面周全。”若兰的心思如春雨般细密,她细心为秦羽斟满茶水,侧过身低声说道。“看来,随着巡查制度的推行,陛下还需面临许多外交上的琐事,小臣必不负所望,助陛下行稳致远。”秦羽闻言,眼神柔和了几分。“有你这样的伙伴,朕才敢放心大胆谋划未来。”他的话虽轻,却渗透出对若兰的信赖。两人在膳房中共享这片刻的宁静。闲聊几句,却全是为了大秦的未来。在他们心中,朝堂之外的共进退才是基石。此时,传令的小太监神色匆匆进入御膳房,打破了这份宁静。“陛下,南国使者已在正殿候着,请问何时相见?”秦羽放下手中的玉筷,目光微微一凝。“让他们稍候片刻,就说既然来我大秦,自不会怠慢。”“是,陛下。”小太监躬身退下。秦羽起身,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如同一位准备再次出征的将军。“走吧,若兰,随我去见一见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若兰微微点头,跟随着他二人步出御膳房。而此时,偏殿内,南国使者早已等候多时。房间装饰不算奢华,但透出一股沉稳与庄重。暗色木雕屏风后隐约传来轻柔的乐声,营造出一种温软的氛围。秦羽带着若兰从屏风后缓步而出,面带不失礼貌的微笑。“久等了,贵使。”秦羽微微颔首,抬手示意让来者坐下。南国使者名叫云舒,容貌俊雅,身着南国风格的精致长袍,举动间透出一丝南国特有的优雅。他站起身,对秦羽行了一礼。“大秦皇帝陛下,云舒多有打扰,未曾想到陛下如此亲切待客。”秦羽挥了挥手,轻笑道。“贵使远道而来,应尽地主之谊。早闻南国山河壮丽,文化风雅,朕甚是仰慕,盼有机会一览南国的风光。”云舒微微颔首,语气温和。“陛下之厚待,南国定会铭记于心。此次前来,除去增进友谊,亦有重要事情相商。”若兰在一旁倾听,细心观察两人的交流,暗自思忖。在她看来,这使者所言事关重大,却不知具体为何。正当她思考之际,秦羽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