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羽目光一凛。“张将军所言极是。然,朕深知民生疾苦,若无有效治理,百姓怎能有安生立命之所?”他顿了顿,思索片刻后继续道。“不仅要规范坊市管理,更要精简繁杂手续,重塑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陛下智慧通达,但如何具体施行,还请赐教。”户部尚书陈博谦虚地请教。秦羽瞥了瞥陈博,反问道。“尚书可知,昨日坊市已有百姓因欠租而无法立足其间?更有甚者,因手续繁冗,根本无法获得合法的经营资格。”陈博闻言一惊,忙问。“敢请陛下指示,该如何施策?”秦羽顿了顿,威严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上空。“首先,免除坊市民众三年间一切摊位租金。”“其次,简化摆摊手续,降低门槛,确保每一位有志择业者皆能顺利谋生。”“最后,建立严格的监察制度,对滥用职权者必须严惩不贷。”“陛下圣明!”群臣齐声应和,目光中充满敬畏与佩服。秦羽点头。“王安,详细方案由你主持落实,立即编撰成册,三日内向朕汇报。”“遵命,臣定当不负所托。”王安恭敬退下,心中对这项重任也是百感交集。既感责任重大,更有对帝王决心的深刻体会。秦羽的目光又回到众臣身上。“诸位爱卿,此乃我大秦治国之根本,愿我等共勉,不负子民期盼。”朝会结束,秦羽走出了大殿,迎面而来的朝阳使他心中那份执念越发坚定。百姓生活的艰难与不易,都化作他内心最深处的不安与动力。夜幕再度降临,王安迅速召集众多部门进行方案商讨。御书房灯火通明,犹如白昼。各部门官员面色凝重,纷纷献计献策。一名年轻的书吏汇报说。“关于简化摆摊手续,我们建议采用一站式服务,集中办理各项手续,避免群众多跑冤枉路。”王安点头。“这个建议不错,但还需注意效率与公平。”另一位老臣提出。“租金免除固然能减轻百姓负担,但再免三年,财政是否承受得住?”户部尚书陈博回应道。“老臣以为,当可从奢侈品和豪商额外征税,以平衡财政压力。”王安沉思片刻,觉得言之有理,随后将其写入方案中。有条不紊地,各项具体计划日渐明晰。第三天拂晓,方案终于拟定完成。王安带着厚厚的文案,早早前往御书房。秦羽密切核阅,看到一步步措施详尽而有理,心中甚慰。“王安,此次坊市改革事无巨细,都要依法依规、以人为本。你辛苦了。”秦羽放下文案,目光深邃。“陛下,这都是臣的职责。”王安彬彬有礼答道,从心底对帝王的英明与仁德钦佩不已。秦羽轻声说道。“百姓之福,不容有失。这盛世,不仅要繁荣发展,更要人人安乐。”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坊市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 夜色温柔地笼罩着大秦帝国的京城,但在御书房内,灯光却依旧通明。秦羽刚刚结束了一天的政务,坐在案前,低头细心阅读着一份份奏折。他的眉头微蹙,目光锐利。仿佛随时能洞察其中的每一个字。正当他接过最后一卷奏折,展开细读时。一行字立刻跃入他的眼帘——江南地区有起义的传闻。他的眉头皱得更紧,看着奏折中的报告,内心泛起了一阵不安。这是一份来自地方官员的急报,详细记述了江南一带农民因不堪赋税重负。纷纷揭竿而起的景象。“江南有异动?”秦羽的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忽视的威严。这时,贴身侍卫赵炎站在一旁,见状不敢怠慢,迅速上前一步道。“陛下,是否要立即派遣大将前往镇压?”秦羽看了他一眼,喃喃道。“镇压,只怕只是治标不治本。”他放下奏折,双手轻揉太阳穴,心中暗自权衡着。江南乃大秦的重要经济区,一旦动乱扩大,后果不堪设想。更何况,江南江河纵横,地形复杂,贸然用兵,损失不可估量。“召集王安和九卿,立刻商讨对策。”秦羽决心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用智慧和决断力拯救危局。赵炎急忙领命,奔出御书房,四处传达帝王的召见令。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王安、户部尚书陈博及其他几位重臣已经齐聚。“大将军,这份急报你们都看过了。”秦羽直言不讳,迅速进入正题。“王安,江南此事,你有何良策?”王安拱手谦声答道。“陛下,以臣愚见,江南之乱,不单纯是税赋问题,亦与当地官员贪腐、百姓贫困密切相关。”“若能从根本上减轻百姓负担,并整肃吏治,或能化解危机。”陈博随即补充道。“正如王将军所言,江南地区赋税沉重,官员贪腐,若征剿之策不当,只会激起更大反抗。”“老臣建议,先派遣得力官员前往查实,将罪责昭著者绳之以法,再宣慰百姓,减轻赋税,以安抚民心。”“好。”秦羽点点头,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在场的众臣。“正该如此。从民生入手,方能事半功倍。”王安随即提议。“陛下,臣愿亲赴江南,带领一支精锐,将当地官员中贪腐之徒全部查处,同时宣读陛下的恩施,务求尽快平息动乱。”秦羽点头道。“如此甚好,江南事宜就交由你全权处理,切记以民为本,勿滥用兵力。”“遵命,臣定不负陛下所托。”王安郑重地应道。商议完毕,秦羽让王安带领一个精锐小分队当夜出发。迅速赶往江南地区。临行前,一位老将见状,忍不住上前低声叮嘱。“王安,地方事务复杂万分,须多方兼顾,定要处事谨慎。”王安点点头,握着老将的手,坚定地说。“放心吧,这事关江南百姓生计,我定竭尽全力,小心行事。”与此同时,秦羽并未停歇。迅即调阅之前的地方官员记录,摸排出那些贪腐重灾区的官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