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宣读完毕,大臣们无不脸色凝重。这是最直接的警告,任何人再敢捣乱,结果必定不堪设想。有人试图开口为自已辩解,但见到秦羽凌厉的目光,顿时噤若寒蝉。“今日的朝议便到此处,诸位散了罢。”秦羽挥了挥手,众臣躬身退场。待到众人离开后,刘敬厚缓步上前,轻声道。“陛下,臣已将名册内的官员分批处理,均请法司依律查办。另已派心腹暗查各州县,凡有犯罪者,必将其绳之以法。”秦羽听闻,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点点头道。“敬厚,你办事朕放心。但凡是谁心中藏有二心,朕绝不会放过。”刘敬厚俯首道。“陛下英明,臣必竭尽全力,不负所托。”整日的忙碌结束,秦羽深感疲倦。走出太和殿,信步来到乾清宫外的小花园。他驻足在一棵古柏前,看着那郁郁葱葱的枝叶,心情稍稍放松。“陛下,劳累了一天,您还是早些歇息吧。”李德忠跟随在左右,小声进言。秦羽长叹一声,看着夜色中的花园,轻声道。“德忠,掌握政权并非只需权谋,更要心系百姓。若无民心,强权必屹立不久。”李德忠深表认同,恭敬地说。“陛下英明。大秦在您的带领下,定能越发强盛。百姓感念德政,自会归心。”秦羽点了点头,抛开内心的疲惫。在李德忠的跟随下,他离开了小花园,向后宫走去。后宫深处,宁静祥和。秦羽一路走至自已的寝殿、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房内,给整个殿堂披上一层银辉。内侍们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他却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李德忠犹豫了一下,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秦羽轻声道。“德忠,你也休息去吧。有任何紧要之事,明早再议。”“遵旨。”李德忠俯身一礼,缓步退出。秦羽独自坐在床榻边,满腹心事。手指无意识地抚摸着腰间的佩剑,剑鞘上精雕细琢的纹路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温度。他凝视着窗外的明月,心中思绪万千。忽然,寝殿门外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秦羽顿时警觉,却放松了下来。走进来的,是他的皇后,柳如烟。“陛下,夜深了,还在烦心国事吗?”柳如烟柔声询问,目光中满是关切。秦羽强颜欢笑,轻轻揽住她的腰。“如烟,朕只是有些疲倦,倒是扰了你清梦。”“为天下操劳,自然是劳心劳力。”柳如烟坐在他的身旁,将头靠在他的肩上,温柔地问道。“可有我能为陛下分忧的地方?”秦羽沉默片刻,叹道。“如烟,你知道朕为何如此执着于清除贪官吗?”柳如烟思忖片刻,道。“陛下是为了江山社稷,也是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没错。”秦羽点头。“但是更深层次的是,朕不想让人民对大秦失去信心。若是百姓寒心,这江山何以长久?”柳如烟握住秦羽的手,轻声道。“陛下明鉴,臣妾理解您的苦心。然操劳过多,伤身伤心。”秦羽微笑。“放心,朕自有分寸。”他注视着柳如烟的眼睛,温暖的目光中透着深深的敬意与信赖。“如烟,有你在身旁,朕甚感欣慰。天命虽重,但与你同在,负担亦有轻时。”“臣妾愿与陛下共度这些风雨,共享盛世。” 柳如烟微笑,眼中闪动着柔情。次日清晨,秦羽迎着晨曦从寝殿中走出,精神焕发。昨夜的谈话,让他更坚定了自已的决心。王安早已在宫门外等候,多年辅助,双方已是默契十足。“陛下,今日尚有几位谏臣请求觐见,是否允他们进见?”王安询问道。秦羽思索片刻,点头道。“让他们稍后再议。先去内阁,看看昨日的查案结果如何。”王安领命,随秦羽一同走向内阁。内阁中,刘敬厚已在等候,见秦羽进来,立刻上前迎接。“陛下,昨夜查办的初步结果已出。”刘敬厚躬身呈上一份卷宗。“请过目。”秦羽接过卷宗,迅速浏览,眉头微蹙。“有些人倒是心怀鬼胎,但证据缺失,还需详查核实。”“陛下明鉴。”刘敬厚点头道。“臣已派心腹继续深挖,引出幕后黑手。”“做得好。”秦羽赞许地看了刘敬厚一眼。“若能一网打尽,必能震慑宵小,让他们知难而退。”正说着,门外一名内侍匆匆而来,跪地禀报道。“陛下,边疆急报!”秦羽眉头一皱。“呈上来。”王安接过急报,递到秦羽手中。秦羽展开急报,双眼如电,迅速浏览内容。“边境不安,蛮夷蠢蠢欲动。”秦羽冷冷道。“看来他们听闻大秦内部变革,便想趁机作乱。”“陛下,是否调兵增援边境?”王安问道。秦羽思索片刻,稳重地说。“不,传令边境守将,令其严阵以待,如有敌进犯,格杀勿论。但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王安领命,立刻安排传令。秦羽目光深邃,他明白这是一次试探,更是一次机会。若大秦能在外敌入侵中保持秩序和铁腕,必能大大提升百姓的信任与归属感。临近午时,秦羽召见了几位谏臣。这些谏臣皆是直言不讳,每每听到他们的话语。秦羽虽心生烦恼,但也深知他们是真心为国。“陛下,不知昨日清查官员的结果如何?”一位年长的谏臣问道。秦羽坦然道。“已有初步结果,但尚需深入核实,绝不姑息。”“陛下英明。”另一位谏臣点头道。“但臣有一言,还望陛下恕罪。”“但说无妨。”秦羽淡然说道。“臣以为,虽有杆弓自宜左右,但亦需张弩以御外。内忧外患皆宜加强,可靠中外,谋大事。”谏臣道。秦羽闻言,深以为然,点了点头。“爱卿所言不错,朕已着手处理边疆事务,决不放松。”当谏臣们退下后,秦羽心中对未来更加清晰。秦羽送走了谏臣,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们,虽然每次都让他费心费神。